破繭重生.(第1/2 頁)
李然是一個普通的村鎮中學歷史老師,年過四十,性格木訥。他從小生活在這個小鎮,鎮子不大,四面環山,生活節奏緩慢。李然的日子一如他所在的地方,簡單而平靜。他的課堂永遠遵循課本的內容,他的生活也從不逾越常規。他相信,書裡寫的東西就是真理,教科書就是知識的全部。他覺得世界上有許多東西無從驗證,所以既然看不見、摸不著,就不必多費心思。
鎮上的人對李然評價不高也不低,覺得他是個守規矩的人,性格清高又有些固執。有時候有人提出一些他認為“荒誕”的問題,比如外面世界的變化,或者一些新科技帶來的社會改變,他總是搖搖頭,語氣堅決地說:“你們別信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沒親眼見過的東西,根本不必相信。”他的學生們起初還好奇地問他一些問題,比如“真的有人上過月球嗎?”“我們能不能像電影裡那樣移民火星?”他每次都嚴肅地回答:“課本里沒寫的東西,都是譁眾取寵。科學是嚴謹的,不是編故事的。”慢慢地,學生們也不再問了,課堂變得枯燥無趣。
李然有一個學生叫劉曉陽,是班裡最活躍的孩子。他喜歡看各種紀錄片和科普影片,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他經常在課後和李然討論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量子力學、外星生命,甚至人類歷史的可能性被重新書寫。李然每次聽到這些,都顯得不耐煩:“你不要整天看那些沒用的東西!歷史是有定論的,科學是有界限的。不要總想著去打破常規,踏實學課本才是正道。”劉曉陽反駁說:“可老師,課本里的東西是不是也可能有侷限呢?世界在發展,知識也在更新。”李然不以為然:“更新什麼?那些都是大城市裡的人胡編亂造的。你看看我們鎮子,不是照樣平平穩穩過日子嗎?”
有一次,劉曉陽帶著一本關於遠古文明的書找李然請教。書裡提到一些顛覆傳統認知的觀點,比如人類文明可能遠遠早於目前所知的歷史時期。這些觀點大膽且充滿推測,李然看了幾眼便不屑地把書合上:“這些東西根本沒有證據,就是吸引人眼球的噱頭。曉陽,我勸你不要浪費時間在這種虛無縹緲的事情上。”劉曉陽失望地離開了。從那以後,他不再找李然討論問題,只在自己心裡默默思考。
時間久了,李然逐漸覺得,自己的學生好像越來越難以理解。他們喜歡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而不是踏踏實實學習。他開始對學生失去耐心,對那些與他觀點不合的事物愈發排斥。他的妻子張慧偶爾會勸他:“然哥,你是不是有點太固執了?現在時代不同了,孩子們有自己的想法,你也得多接受點新東西啊。”李然卻搖搖頭:“這些新東西能有什麼用?不就是一些沒意義的花架子嗎?我教的東西是歷史真相,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智慧。”張慧嘆了口氣,不再多說。
李然的日子繼續著,直到一場意外的經歷打破了他固有的認知。那是一個初夏的傍晚,他到山上散步,偶然間迷了路。他試圖順著小路往回走,卻發現越走越深,直到他來到一個從未見過的地方。那裡是一片開闊的山谷,草木蔥蘢,空氣中帶著一股奇異的香味。他看見山谷中央有一座破舊的小廟,廟裡沒有供奉任何神像,只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幾個字:“萬物皆虛,永珍皆實。”
李然站在石碑前,愣了許久。他隱約覺得這句話有些道理,卻又說不清究竟是什麼。他心裡生出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安,好像有什麼東西正在衝擊著他多年堅守的認知。他在廟裡坐了一會兒,決定原路返回。然而就在他下山的途中,遇到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穿著破舊的麻布衣,手裡拄著一根柺杖。
老人見到李然,笑著說:“小夥子,迷路了吧?”李然點點頭,問道:“您知道這山谷裡那座廟是什麼來歷嗎?”老人眯起眼,輕輕說道:“那座廟啊,曾經是給世人醒悟之用。可惜現在的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