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1/2 頁)
張邦昌還說,皇帝已經知道楊華主動請纓去殺王黼之事,連連感慨,說:禁軍之中果然都是忠義之人,朕心甚慰!
楊華雀躍之餘心中也是膩味,你趙桓要殺奸臣,一道聖旨,兩個獄吏就足夠了。可你怕引起不必要的政治動盪,居然採取暗殺手段,也太等而下了點吧?一個皇帝,如此沒有擔待,太不象話了。
不過,這事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腹誹幾句,也就罷了。
楊華的心思更多地放在金國一開啟封上面,雖然說歷史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出現而發生巨大的蝴蝶效應,可鬼知道會不會有什麼變化。
現在,他只希望宋金兩國儘快和談,以便找機會從這該死的東京城調離。實在不行,咱這官不做了,走他孃的。
實在是捨不得這五十多百戰精兵啊!
靖康一年的春節就這麼過去了,這段日子宋金兩軍也沒發生過大的戰役,就這樣,兩軍之間開始了無休止的對峙。
當然,各地的勤王兵馬正在陸續的開進之中,姚家軍和折家軍已在半路,不日就可達到開封。時間對北宋朝是有利的。
而李綱所主持的東京防禦也起到了定作用,也為北宋將來的反擊爭取了一點的時間。
期間,陳東也曾經來拜訪楊華,二人相談甚歡。
這一次,陳東帶來了一個驚人的訊息,金人的使節已經進城了。現正在崇政殿覲見天子。
陳東說,當時金使的態度還是恭謹的。金使吳孝民,見了大國皇帝,不卑不亢,跪奏曰:&ldo;上皇朝與大金結約海上,又違盟誓,此皆已往事。今日少帝陛下可與大金再立誓書,結萬世歡好。前些時日我方李鄴來議割獻三鎮事,皇子今天又遣我們來代行朝見之禮,皆出於誠意。願少帝陛下派遣親王、宰相到軍前送禮。大金喜禮意之重,前日割地之議也許可罷。&rdo;
天子對金使的態度很是滿意,在接見過之後很快決定派出使節前往金營和談。
這個時候,又出了一件事情。
李綱在知道宋金準備和談之後,知道皇帝和談之心已不可改變,當即跑當趙桓面前要求擔當和談使節。
欽宗一驚,當即表示不許,說:&ldo;卿正在治兵,不可。&rdo;他任命李梲作為此次談判的正使,鄭望之、高世則為副使。為表示對大金的誠意,讓他們先帶去慰勞酒水果品和一萬兩金,作為見面禮。
下來之後,李綱問欽宗為何不派自己出使。欽宗回答說:&ldo;卿性剛,不可以往。&rdo;
李綱:&ldo;敵士氣方銳,吾大兵未集,所以不可以不和。然而議和的辦法得當,則中國之勢遂安;不然,禍患未已。宗社安危,在此一舉。臣之所懼,李梲柔懦而誤國事。&rdo;
&ldo;金人貪婪無厭,又有燕人狡獪以為之謀,所以金人在議和時,必大張聲勢,過分索求,以窺伺中國虛實。如朝廷不為之動,措置合宜,他自然就知難而退了。如朝廷恐懼,一切都答應,他知中國無人,就越發覬覦,我國之憂,怕是從此不了。臣以為,先定,然後能應安危之機。願陛下思之。&rdo;
聽陳東將事情的始末說完,楊華倒沒想許多。其實,李綱的意見非常正確,可皇帝也得能聽進去才行。趙桓繼位沒幾天,全副心思都落在鞏固權位上,至於金人,能夠用錢打發自然最好。反正天子富有四海,也不差這點錢。陳東和李綱政治嗅覺還是差了些,帝王的心思,嘿嘿,你們怎麼就琢磨不透呢?
說句實在話,楊華沒想到陳東對朝廷局勢這麼明瞭,簡直就是掌上觀紋,這個在野政治家的活動能量也太大了點吧?
&ldo;可惡!&rdo;陳東狠狠一拳擊在花園那棵樹上,&ldo;這一仗我們可以打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