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2/2 頁)
「可以,但我瞭解的也不多。」衛騁道,「她是今年才掛的我的號,總共來過五次。前兩次都只是在哭,比起傾訴更像是想找個地方發洩情緒。第三次的時候她無意間看到我桌上放的……我和當時的女朋友的合照,問了我一些情感方面的問題,順勢和我提起了她的丈夫。」
「當時的女朋友」本人神色自若:「繼續說。」
「她終於不再迴避交流,和我說了許多自己戀愛時期的事情。張燕是個性情溫和的人,說話也從來都是輕聲細語,或者說,她面對陌生物件時會產生自卑心理,總覺得自己無法平等地與他人溝通,怕給別人添麻煩。而丈夫一開始就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尊重和被偏愛,所以也獲得了她絕對的信任與依賴,成為她的精神支柱。」
謝輕非目光從衛騁臉上移至桌面,語氣客觀道:「過分依賴伴侶不是好事,確實需要糾正。」
「謝隊,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衛騁看了她一眼,對她含沙射影的意圖未作表態,繼續道,「很大一部分人心理問題的產生根源都在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張燕夫妻恩愛家庭幸福,哪怕提及的只是些生活瑣碎,眼裡也是有光的,唯獨在我將話題引到父母親人上時,她情緒變得消沉起來。她說自己因為有個弟弟,從小就被父母習慣性忽略。」
「性格是一個人後天形成的社會行為方式,6歲之前養成的性格往往終生固定,對於張燕,這一時期的她是家裡備受寵愛的獨生女。可是7歲時弟弟出生了,原本屬於她的關心愛護全部或大部分轉移到了弟弟身上,而作為家裡的大孩子,自然會受到『你要讓著弟弟』『做姐姐的要好好照顧弟弟』等等訓導,如果有親朋好友上門,估計還會對她說『爸爸媽媽有了弟弟不愛你了怎麼辦』這種自以為開玩笑,實則會對給孩子蒙上心理陰影的蠢話,張燕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自然會生出心理問題,創傷一旦造成,成年後也無法消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