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順勢而為(第2/3 頁)
好,真的是難如青天。
這道考題所有的考生要梳理古代不同時期教育與選士制度的發展變化。
分析士習與教育的關係,還要針對當時的情況提出使教育促進良好士習形成的方法。
不過難一點才好。
如果不難一點,如何能夠與其他人拉開差距,如何能夠脫穎而出。
蘇辰安看待事情的點總是能夠有好有壞,而且跟別人看的也不一樣。
這一個優點,就連張夫子也忍不住感慨,說他的心性上佳。
不過這篇文章還是很有難度,蘇辰安在腦中思考了很久。
又在空白的草稿紙上寫下了好幾個標題和著陸的方式。
最後選了一個最合適的切入點,開始進行答題。
看得出來他們當今聖上是一個好聖上,不然也不會出這樣的題目。
蘇辰安,筆下的動作不停,把腦中想的東西紛紛的呈現於眼前。
“今之論士習與教育,當溯源上古,司徒修禮教而育賢才,以選士、俊士、造士之法舉官。
此乃賢能政治之濫觴,教育為根本,導民向化,士風初興,德義為本,奠定國之基也。
漢室尊儒,明經入仕,賢良孝廉並舉。賈生董子,才學淵深,經邦濟世之論影響深遠。
彼時學風昌盛,士崇儒道,求經義、明人倫、致君堯舜,忠君愛國之念深植於心,實教育之功也。
然東漢季世,清議蜂起,士人爭名,雖有節義之表,卻亦存標榜之嫌,致使議論浮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離經世致用漸遠,此教育失於純篤,致士習流於矯飾之弊也。
李唐肇始,文運昭宣,詩賦文章大興,教育之盛見於文風之昌。
然中葉以降,幹進者以溫卷求名,奔競成風,文學淪為進階之梯,教育真諦漸隱。
蓋因功名利誘,教育偏廢於道德涵養,致士風頹靡,取士之途漸狹於辭章記誦,失卻育才本義。
以史為鑑,欲正士習,首在革新教育之法。
當崇實學,興科學技藝之教,使士人通天文、曉地理、明數理、精醫農,以備實用之材,非唯經史辭章之學。
再者,育德於教,以古今賢德之言行浸潤人心,倡公心、愛國、敬業、誠信之操守,樹正風於庠序,令士人心有所守,行有所止。
且宜廣開言路,許學生論政議時,於切磋琢磨中明辨是非,然嚴立規矩,禁浮誇虛誕之風,導其心繫邦國,情牽黎庶。
學校之設,應城鄉一體,無分貴賤,普及知識,使人人皆有受教之機,士庶鹹能明禮義、知廉恥,共築良善之社會風氣。
如此,則邪慝自消,正學日隆,邦國之興,可計日而待也。”
蘇辰安知道自己寫的有些太過,要是放在以前他不會這樣寫。
可現在按照上面那位的意思,對方出這一道題本來也就是,想要把世家所壟斷的知識,能夠大眾化。
讓人才不止居於世家當中,這一道政策說句實話,更多的是讓普通老百姓能夠受益。
如果,按照這個步伐走下去以後,從民間出來的人才也會越來越多。
而世家能夠壟斷的東西也越來越少,這樣朝廷的威嚴和國家的利益,才能收穫的更多。
在早上的幾年,蘇辰安是真不敢寫的如此膽大,畢竟是動了人家世家的蛋糕。
可現在他這一篇他有80的把握,不會被壓下去。
反而完美的,摸準了聖上的心思,與對方的想法不謀而合。
那麼,此次,他的名次想要低都不可能了。
蘇辰安,停筆之後,眼神當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