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丨長安驚變(第1/2 頁)
“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息,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
在這『亂』世之中,想要不費一兵一卒就收回軍權,談何容易?蓋順等人在來時,就已設想過此行必然兇險萬分,怎料見到徐榮如此恭順聽命,這讓蓋順等人大舒了一口氣的同時,愈發佩服起皇帝識人斷事之明來。
其實皇帝之所以這麼篤定,並不是因為了解徐榮有多深刻,而是在他後世的記憶中,王允誅殺董卓之後京兆附近並沒有什麼劇烈的動『蕩』,由此逐一排除推斷,才得出這麼個結果。
沒想到卻讓蓋順等人折服,這倒是意外之喜。
見徐榮如此識趣,蓋順投桃報李,立即將皇帝的封賞也拿了出來,除了拜徐榮為羽林中郎將,還賜封都亭侯,讓徐榮大感欣慰。有了徐榮的全力配合,全軍三千兵馬按皇帝的意思重新分配了部署,全軍編入羽林,徐榮仍擔負統率之責,蓋順則為羽林監,充做副手,統領騎兵。
徐榮心知自己雖為中郎將,但真正主事的還是蓋順,所以樣樣都由蓋順做主,加上這三千人大部分都是蓋順父親蓋勳的老部下,上下配合,很快就整編完畢。集合校場,在聽聞董卓伏法,餘等不深究的制詔後,眾將官士卒更是盡皆高呼萬歲,聲震雲霄。
徐榮與蓋順站於臺上,知道這呼聲代表著軍心的變動,從今往後,皇帝將重新掌握一支忠心勇武的軍隊。
蓋順站在臺上,年輕的臉上浮現驕傲激動的神情,仇人當權,他本應碌碌一生,沒料到皇帝還記得他先父對大漢朝廷的忠誠,讓他擔當重任,短短數日又讓他做了六百石的羽林監,手握精兵。
這是前所未有的寵遇,皇帝立志要中興漢室,混一寰宇,自己在其手下必能光耀敦煌蓋氏門楣,就像雲臺二十八功臣一樣!
想到此處,他深覺責任重大,待山呼結束,便迫不及待的點起剛收服的兵馬,往城北開去。
哪怕他明知呂布此時在城北收攬胡軫等部,哪怕皇帝與王斌曾暗示過不用去城北,但蓋順到底是年輕,沒有經歷過困難的挫折、領教過上位者的心機,只覺得徐榮面對聖旨都如此乾脆的交出兵權,那胡軫即便手握六千兵馬,面對聖旨還不納頭便拜?
至於呂布他即便手上也有制詔,但深究起來,誰的制詔更為正統,還不是一目瞭然?
王斌沒料到蓋順在收編徐榮部三千人後有些飄飄然,竟然打起了胡軫等人的主意,礙於楊眾與楊儒二人在場,他不好明說,只是不斷強調軍心才安定不久,不宜調動。
怎奈蓋順主意已定,再加上一旁奉詔監關中諸軍的謁者僕『射』楊眾與得封虎賁中郎將的楊儒見蓋順已經名實兩得,自己只是空有一個名頭,不禁眼紅的催促蓋順快快點兵。
三人一個想超額完成任務,為皇帝多盡一把力,另兩人只盯著那看似唾手可得的六千兵權,竟是一概無視了王斌國舅的身份,一意孤行的領兵趕赴城北。
王斌又是不安又是期待的跟著隊伍前去,他本想著呂布再是如傳聞中的輕狡,也不至於公然反抗皇帝制詔。可在見到呂布聽聞蓋順宣詔後『露』出的驚怒與不屑的神『色』後,他就知道,事情壞了。
尚書檯。
蔡邕身為左中郎將,執掌宮中左署郎衛,在群臣朝賀這樣的日子裡,自然是一大早就入宮佈置了。可今天不知為何,一向看不慣他的王允突然傳他到尚書檯去,兩人在休息用的廂房相對而坐,剛開始還說了些不鹹不淡的話,到後來王允索『性』閉口不言,像是在等待什麼一樣。
他忍不住開口問道:“王公!這朝賀即將開始,我肩負宮禁之責,本不該延誤至此,若是王公有何要事,倒不如說來。”
“要事?”王允抬眼看向蔡邕,冷笑道:“你馬上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