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動物傳染病的傳染過程和流行過程(1)(第2/3 頁)
如豬E型鏈球菌感染頜下淋巴結膿腫。
全身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向全身擴散,表現菌血症、毒血癥、敗血症、病毒血症和膿毒敗血症等。
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感染過程中表現出特徵性症狀\/特徵性症狀表現很輕(缺乏典型症狀)。
如典型新城疫和非典型新城疫。
6良性感染和惡性感染:
是否引起動物的大批死亡。
7最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感染:
病程長短,最急性感染病程短數小時或1天,如炭疽、巴氏桿菌等;
急性感染病程較短几天至2周左右不等,如口蹄疫、雞新城疫等;
亞急性感染病程稍長2到4周,如牛肺疫、疹塊型豬丹毒等;
慢性感染病程緩慢,常在1個月以上,如豬氣喘病、布魯氏菌病等。
8病毒的持續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持續感染:動物長期持續的感染狀態。長期或終生帶毒。
如偽狂犬病毒常可形成潛伏性感染。
·慢病毒感染:也稱長程感染、長期感染,潛伏期長,發病呈進行性最後以死亡為轉歸的病毒感染。
如馬傳染性貧血、綿羊癢病等(反轉錄病毒科、阮病毒科)。
·病毒引起持續性感染,必須具備兩方面的功能:
一是不明顯表現溶細胞性,以免失去生存場所。
二是逃避機體的免疫機制,以免遭到清除。
·感染的結局:
機體痊癒:大部分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到達機體的組織或體液之前或之後就被免疫系統迅速消滅並清除。
機體死亡:病原微生物使感染動物致死。
機體外排:病原微生物能夠在機體內增殖,並透過分泌物或排洩物散播到外界環境中而形成感染的迴圈。
病原機體平衡:在感染過程中病原微生物與動物機體之間出現的相對平衡狀態,這種狀況持續時間的長短與感染後機體的狀態及病原體的特性密切相關。
二、感染的型別和傳染病的分類
傳染病的分類:
1按病原體分類:病毒病、細菌病、支原體病等;
2按動物種類分類:豬傳染病、禽傳染病等;
3按受侵害的主要器官或組織系統分類: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
4按病程長短分類:最急性、亞急性、慢性;
5按疾病的危害程度分類:三類
6按疾病的來源分類:外來疫病、地方病等;
7其他分類:如新發傳染病、蟲媒傳染病等。
一類動物疫病(17種):
口蹄疫、豬水皰病、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牛海綿狀腦病(瘋牛病)、 癢病、藍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鯉春病毒血症、白斑綜合症。(2008年農業部第1125號)
二類動物疫病(77種)
多種動物共患(9種):狂犬病、炭疽、布病等。
牛病(8種):牛結核病、牛出血熱、牛白血病等。
羊病(2種):山羊關節炎腦炎、梅迪維斯納病。
豬病(12種):豬肺疫、豬支原體肺炎等。
馬病(5種):馬傳染性貧血、馬鼻疽等。
禽病(18種):禽白血病、禽痘、鴨瘟等。
還包括兔病4種、蜜蜂病2種、魚類病11種、甲殼類病6種。
三類動物疫病(63種)
·世界動物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