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家禽的傳染病 鴨瘟(第1/3 頁)
鴨養殖問題
·養殖方式落後、衛生條件差;
·疫病防疫不規範;
·日常管理不到位,環境汙染嚴重;
·飼養密度不合理;
·育成期飼養差。
鴨瘟
duck plague, dp
一、概述
二、病原學
三、流行病學
四、臨床症狀
五、病理變化
六、診斷
七、防制
一、概述
1、鴨瘟又稱為鴨病毒性腸炎或大頭瘟,是由鴨瘟病毒引起的鴨和鵝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接觸性傳染病。
臨床特徵為體溫升高,兩腳發軟無力,下痢,流淚和部分病鴨頭頸部腫大,俗稱“大頭瘟”。
2、食道黏膜有出血點,並有灰黃色假膜覆蓋或潰瘍,洩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腫和壞死,食道與腺胃膨大部的交界處有出血壞死乃至潰瘍,肝有不規則、大小不等的壞死灶及出血點。
3、本病於1923年在荷蘭首先發現,1949年定名。
現已遍佈世界絕大多數養鴨、鵝地區及野生水禽的主要遷棲地。
1957-1965年間,在我國沿海多個省區廣為流行,華南農業大學黃引賢最早報道本病。
二、病原學
1、鴨瘟病毒(dpV)屬皰疹病毒科,馬立克病毒屬,學名為鴨皰疹病毒1型。
基因組為dNA,有囊膜,球形,直徑160~180奈米。
2、鴨胚成纖維細胞(cpE,核內包涵體)來分離病毒。
3、血清型:
dpV只有一個血清型,但各毒株之間的毒力明顯不同,有交叉免疫保護力;
4、培養特性:
易在9-14日齡鴨胚和13-15日齡鵝胚中繁殖,並引起胚胎死亡(感染後4-6d),致死的胚體出血、水腫、肝出血壞死,部分絨毛尿囊膜上有灰白色壞死灶;
鴨胚毒適應於雞胚後對雞的毒力增強,故應注意雞胚化鴨瘟弱毒疫苗的使用,嚴防感染雞。
5、體內分佈:
病毒在病鴨各組織具有廣泛的嗜性,法氏囊、脾、肝、腦、食道、肺、洩殖腔等含毒量最高。
6、抵抗力:
對熱敏感,對低溫的抵抗力較強。
本病毒對對脂溶劑敏感,比如對乙醚、氯仿敏感。
在ph7.8-9.0條件下經6h滴度未見降低,但在ph3和ph11時,病毒被迅速滅活。
dpV對常用消毒藥抵抗力不強。
三、流行病學
1. 易感動物:
不同齡期、性別、品種的鴨均可發生典型的鴨瘟,成鴨(特別是盛產期的母鴨和種鴨)發病較多;
不同年齡和不同品種的鴨均可感染該病,以番鴨、麻鴨、棉鴨和天府肉鴨易感性最高,北京鴨次之。
在自然流行時,成年鴨和產蛋鴨發病和死亡較為嚴重,放牧鴨較舍飼鴨更易感染髮病,1月齡以下雛鴨發病較少。
2.傳染源:
病鴨和帶毒鴨、野生水禽(自然疫源),同群放牧、經糞便汙染介質(用具、人員、水域)感染。
三叉神經潛伏感染鴨。
3.傳播途徑:
本病可透過易感鴨與病鴨直接接觸傳播。
本病最主要的感染途徑是消化道,也存在經交配、眼結膜或呼吸道傳染的可能性。
4.集約化養殖鴨季節性不明顯,散養鴨春夏之際和秋季流行嚴重。
四、臨床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