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午夜時分,dc-2 1/2平安降落到啟德機場,贏得在場者滿堂喝彩。
這一在世界航空史上都堪稱一次奇蹟的飛行還引起香港島內媒體的關注,現場有報館記者對老哈採訪,據說,哈羅德斯威頓只說了一句話:只有刺激的飛行,才讓我更快樂!
------------
如山倒的兵敗
------------
繼1942年12月6日突襲珍珠港、12月8日突襲香港之後,還未等美國人、英國人回過味來,日本人一場接一場的更大的襲擊接二連三地開始了。
12月10日,停泊在南海水域的皇家海軍&ot;卻敵號&ot;、&ot;威爾斯王子號&ot;先後遭到日本戰機轟炸,最後被送入海底,標誌著英國在遠東最大的軍事力量徹底喪失。
1月7日,日本人又蜂擁至菲律賓,然後接連攻克婆羅洲、蘇門答臘、西里伯斯、爪哇、泰國、馬來半島…一個月光景,香港、印度支那、荷屬東印度群島、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統統落入日本人手中。
照舊是聲聲厲響的悶棍,不是打在腦袋就是擊在屁股上,沒有絲毫準備,在殖民位置上坐得舒適又安穩的英國人乾脆頂不住,被打得措手不及、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2月15日,在攻陷新加坡後,充滿肅殺之氣的膏藥旗搖身一轉,鋒芒直指緬甸。
日本人目的非常明確,只要佔領全緬甸,就等於截斷中國最後的通道和退路, 日本人精明得很,一下子就識破了國民政府、交通部、中國航空公司的&ot;錦囊妙計&ot;。
美日開戰後,美、蘇、中、英、加、澳、新(西蘭)荷等迅速結成同盟國。已經和日本人交手四年的中國肯定是這場曠日持久戰爭的最前沿,特殊的&ot;環境&ot;、特殊的&ot;地理位置&ot;不能不讓美國總統對中國極其重視。
費盡周折找到1942年12月29日羅斯福給蔣介石拍發的一封加急密電,翻譯過來,
1942-194559敗退緬甸全文如下:
致 蔣介石將軍閣下:
重慶 中國為保證在對敵鬥爭中有效平等合作的共同努力得以形成,在西南太平洋地區應有一個最高領導人來掌握英國、荷蘭、美國的軍力。這就適當地顯現出對中國地區的聯合軍力該有個相應的領導者。在這個地區我們建議開始時應包括泰國和印度支那半島這些聯合軍力容易進入的地方。在英國、荷蘭政府的代表同意下,我希望由您來承擔指揮現在或將來在中國國內的聯合軍力。
按我們的想法,為使這樣的領導有效,應該馬上成立一個聯合計劃組,成員來自英國、荷蘭、美國、中國政府。如果您認為是可行的,而且蘇聯同意,那麼蘇聯代表也應該包括在內。這些人應該在您的最高領導之下。西南太平洋及英國在印度軍力的領導者都應該與您總部有最密切的聯絡。有一個聯絡官系統聯絡三個總部是最理想的。
這個安排將使您的計劃和影響力在指導各總部的戰略中發揮作用。您在這方面的觀點我非常欣賞。 富蘭克林d羅斯福(注一)接到美國總統的密電,面對羅斯福的&ot;商榷&ot;,蔣委員長非常&ot;贊同&ot;,而且是興高采烈地接受,在一張笑得合不攏嘴的著名照片中,就可見蔣介石此時之心情。昔日還是一國之委員長,一夜之間成了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用春風得意來形容這一時期的蔣介石最恰當不過。來而不往非禮也,委員長在笑納&ot;最高統帥&ot;同時,&ot;聰明&ot;地要求美國總統能派員來華擔當&ot;中國戰區最高統帥&ot;的參謀長。
既然戰區統帥都提出了要求,在蔣介石&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