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經老人這麼提醒,我頓時恍然大悟,在三個毫不相鄰的國家間,是飛機、輪船把中國、印度、美國連成了一體,猶如一個個緊密相連的鏈條,每個人,都是這個&ot;鏈條&ot;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
現代戰爭就是這麼個打法。
加爾各答。
常用&ot;一國三公&ot;形容政出多門,讓執行者無所適從。雲鐸老人說,加爾各答,別說一國三公,一國五公,十公都有!任意拉出一個,都比自己大。隨便找一個,也比自己級別高。
初開始的無序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人突襲珍珠港,打亂了開往緬甸卸貨的船隻計劃,於是都是臨時停靠印度,貨卸得哪兒都有,雲鐸和賴少校剛到印度時,一片混亂,要麼是人找不到貨、要麼是貨找不到人,等到走上正軌後,雖然&ot;諸公&ot;並存,但由
166於都是中、美、英、印,幾方恪盡職守,齊心協力,一切變得有板有眼。
由於加爾各答無意間已成為中國戰略物資和人員往來之樞紐,航委會決定,成立印度總辦事處,下設加爾各答、新德里、喀拉蚩三個辦事處,分別由雲鐸、鄭汝鏞、林祖心任專員,和雲鐸同來的空軍少校賴遜巖則駐喀拉蚩,主管飛行工作。
總辦事處主任為羅惠僑。
老人說,剛到加爾各答,走在街頭,常常是一臉茫然-老成持重的英國人、散漫自由的美國人、內斂的中國人、貧窮的印度人、流浪的馬來人、底層的尼泊爾人、不丹人,英文、漢語、印度話、馬來音同時充斥耳中,不同宗教、種族、國籍,各種職業、各個階層的人無所不在,讓你一時還真搞不清,這,究竟是什麼地方!
中國航空公司負責所有在中國到印度之間的飛行輸送,雲鐸的工作則是把海外運到這裡的貨物,分門別類,按需求的輕重緩急,逐一分配後,擇&ot;機&ot;空運回國。
------------
&ot;決勝&ot;加爾各答(2)
------------
也不僅只是對物資的監管、分配和運輸,還有數不清的迎來送往、調節多方糾紛等等,煩亂、無序,雜七雜八的事情應有盡有。
老人說,到加爾各答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國內傳送一批教練機。
1942年年中,30架萊因發往國內的教練機運抵碼頭,對這批教練機,昆明空軍學校已望眼欲穿,當務之急是把它們迅速運到昆明。
誰想到,隨著這批教練機的到來,麻煩接踵而至-由於在駝峰航線上飛行的飛機,無論是dc-2還是c-53和c-47,都是艙門小或是容積有限,而無法承載這種教練機,把它直接飛回國內,又因航程短、馬力小、升限低,無通訊裝置,根本過不了&ot;駝峰&ot;。看著航委會和空軍學校連連催運飛機的急電,著實把總辦事處主任羅惠僑和雲鐸急得團團轉。
雲鐸向駐加爾各答的英國皇家空軍221聯隊k中校求助,k中校也拿不出好辦法,但兩人商定,先把這批教練機從碼頭運到221聯隊駐紮的達卡機場,開箱檢查、裝配保養後再說。
英國人挺合作,不僅把達卡機場騰出一塊地方,還派軍士幫助裝配飛機。用了二十天,三十架嶄新的萊因教練機整整齊齊擺放在停機坪上,看著真是神氣又美氣!
加爾各答市容。
這麼好的飛機,國內又是急需,就是沒法運回。一想到這裡,雲鐸的心還是不由自主地往下沉。
飛機裝配好後,是地面運轉和試車、試飛,這項工作也是由英國人協助完成。結果,誰都沒有想到,一位英國飛行員的玩笑給雲鐸帶來了啟發。
那是在一次地面發動機試車後,一位英國飛行員跳下飛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