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 頁)
又是機長&ot;撂挑子&ot;,副駕&ot;升&ot;機長,報務員當副駕。
隔著油門把柄,兩個年輕人互視一下,用力握握手。
首要的是先找出c-47現在所處的方位。兩個人都記得,飛機鑽進雷暴之前還未到&ot;駝峰&ot;上空,後來證明,這是一個非常重要和果斷的判斷。
洪啟民看看坐在右手的同伴,從&ot;機長&ot;的眼光中,戎世明明白了對方的意思,他輕輕點頭。
洪啟民咬緊嘴唇,踩住方向舵踏板。
不時的閃電、震耳欲聾的雷鳴、瓢潑的大雨中,載著沉重貨物的c-47緩緩轉向。
兩個年輕人敢這樣做,是因為經過大概估計後,飛機的位置離&ot;駝峰&ot;還有一段距離。
如果是在&ot;駝峰&ot;上空,這樣的&ot;轉向&ot;無疑是死亡的代名詞-隨時都會撞到兩側的山峰。
但也不完全可以肯定,在這樣的強雷暴中,&ot;估算&ot;實在是太不保險了。也許隨時都會眼前一黑,接著…c-47在慢慢轉向,戎世明把後座的耳機扯過來仔細偵聽,他要利用c-47這個轉向,在雜亂的無線電回波中,辨別出肯定是微弱訊號的汀江導航臺,此時,這個微弱的訊號就是他們惟一的生的希望。
羅盤指標在強雷暴中大幅度搖擺,計算時間,能推估出,c-47的轉向已接近一個水平封閉曲線。
耳機裡全是雜亂的回波產生的刺耳的、毫無&ot;章法&ot;的怪叫聲。
如果轉了一圈還沒找到導航訊號,那可真就是完了-不知該往什麼地方飛!
後艙的&ot;機長&ot;,一臉土灰色。
就在眼看c-47馬上把水平曲線那個缺口&ot;封閉&ot;上的時候,如果沒有保險帶扣著,戎世明簡直都要從座位上跳了起來,他大聲叫起來:&ot;找到了,找到了!&ot;在雜亂無章中分辨出的汀江導航臺的訊號極其微弱,在強雷暴下的掙扎中,c-47竟然沒有出現太大的偏航,飛機是整整掉轉一個身子,向前變成了朝後,戎世明把導航儀對準了汀江,死死盯住了微弱擺動的指標。
c-47終於衝出了雷暴,離汀江機場越來越近。
近了、近了,在耳機中,已經能聽得到塔臺上傳了聲音:78號(c-47代號),歡迎平安回來…老人說,正當他和從未獨立駕機落過地的洪啟民商量怎麼降落時,一直在後艙&ot;等死&ot;那個傢伙走進了駕駛艙。
老人說,真沒想到,飛機落地後,等到那場強雷暴過去了,應該繼續執行本次航班任務、還得去昆明啊,誰知,那個美國人死活不幹了,非要回加爾各答不可,就是從那兒出來的,還去那兒幹嗎!
我和洪啟民一致反對,三人意見不統一,馬上報告加爾各答總部,後來,公司派機航組主任夏普帶著另一位機長波特從加爾各答趕過來,換下了那個嚇破膽的美國人,我們才繼續飛昆明,完成本次運輸任務。
老人說,這次能安全回來,是因為雖然遭遇了強雷暴,但卻沒遇上強氣流,以至於飛機沒有嚴重偏航,實屬萬幸。一般暴雨都伴隨著狂風,這次卻沒有。
那個&ot;撂挑子&ot;的美國機長,老人說,夏普把他帶回加爾各答後,沒多久,就被遣送回國了,聽說他要求公司再給他一次機會,但被夏普拒絕了。
飛越&ot;駝峰&ot;,&ot;中航&ot;不需要這種膽小鬼!老人說。
也問過一些老人,既然&ot;中航&ot;這麼危險,難道就沒有逃兵?再說,這麼大的精神壓力下,出現承受不了的也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