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第1/3 頁)
戰勇猛,空戰時,我們在地下看得真切,齊聲叫好。但一見中國姑娘和高鼻子、藍眼睛的美國人在一起走,我們就在後面起鬨,邊丟石子邊喊,不要臉、不要臉,生個孩子沒屁眼。那女孩的臉頓時像塊紅布,那個大鼻子飛行員回過頭來,衝著我們做鬼臉。
不知不覺地跟到美國人營房了,我們就趴在隔著跑道的鐵絲網往裡看,看著看著,那飛行員過來,隔著鐵絲網給我們口香糖…
------------
&ot;死&ot;而復生的黃煥元(1)
------------
濃霧,一團團的濃霧,從駕駛窗向外看去,除了滿眼的濃霧外,什麼都看不到。
按時間算,早已過了&ot;敘府&ot;,可一直找不到機場。無線電失靈、機載定位儀、羅盤統統沒有了作用,此時此刻,下面,究竟是什麼地方?
一架機身上塗有一個大大的&ot;中&ot;字的&ot;中航&ot;51號飛機漫無目的地飛行,剛剛從美國來的機長斯可夫(j t sff)和副駕駛斯多夫(b e stone)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後座的報務員黃煥元,此時,他是這架c-53飛機上惟一的中國人,實在是無助的兩個老外覺得,他,對自己的祖國應該熟悉,他,是三個人中的希望。
在駝峰航線上飛行了兩年多,大風大浪都闖過來的黃煥元怎麼也沒想到,僅僅只有一個月時間,他竟然連續兩次&ot;走&ot;在災難邊上。今天,最沮喪的是,已經從&ot;駝峰&ot;上空千辛萬苦地闖了過來,結果在這裡卻迷了航。
大風大浪都經歷了,怎麼偏偏在這小泥溝裡&ot;翻船&ot;!
上個月18日,黃煥元執飛的57號c-53,剛剛從汀江機場跑道拉起來,離地也就十幾米就摔了下去,機長和中國的副駕駛吳子丹都是骨折,只有他擦破點皮。此時,兩個戰友都在加爾各答醫院裡,只有他回到機上,繼續飛。
今天,從汀江起飛時,天氣就不是很好,在&ot;駝峰&ot;上,更是遭遇了強氣流,機長是新手,總算是糊裡糊塗地逃脫出來,已屬不易,哪想到,過了&ot;駝峰&ot;,都已經到&ot;家&ot;了,竟然進不去&ot;門&ot;。
迷航,對於&ot;中航&ot;整天在駝峰航線上飛行的飛機,是家常便飯,想辦法、拼盡全力往出沖就是。可現在恰恰不是&ot;駝峰&ot;,是在冬春季交替終日大霧瀰漫的四川,此時,他們的目的地是敘府,可這個敘府,你在哪裡?
1944年3月24日,籠罩在四川盆地上空的大霧把&ot;中航&ot;51號留在了空中。從汀江出發到現在,預計只有四個多小時的航程,現在他們已經整整飛了十個多小時。
到處都是白濛濛一片,不知飛機現在是在什麼位置、在何處。
黃煥元是中國人,但他也不知道下面是什麼地方,目前,他能提供給機長斯可夫的,就是可以肯定,51號現在是在四川境內,其他,無從知曉。
機長斯可夫只有時而讓飛機稍稍低飛,想看清地表,但馬上,什麼都沒看見,他又得讓機頭上仰-他擔心這裡有山,再低一點就撞上去!
霧太大,什麼都看不見。
時間就這麼一分一秒地耗下去,飛機存油越來越少,再找不到&ot;機場&ot;飛機就要停車了。
也許就像那兩個正副駕駛&ot;推測&ot;的那樣,黃煥元是中國人,又在自己的國家上空飛行,&ot;熟悉&ot;。
的確,要說&ot;熟悉&ot;這裡,黃煥元做不到,但是憑本能、憑直覺,他意識到飛機的下面並非是一馬平川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