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第1/3 頁)
266將軍強調精確的航務:制定飛行計劃、排程嚴格指定飛行高度、飛行員有無飛行任務必須到指定地點報到,白天飛行,從10000英尺起,飛行員必須使用氧氣、在飛行中使用正規的無線電通訊、在機場要遵守起飛和降落程式…滕納的做法有點類似中國的&ot;整頓&ot;-事無巨細,嚴格規定。
還有一個重大的改變,為了減少空勤人員擔任其他日常工作的負擔,相當我們的&ot;臨時工&ot;一樣,滕納還僱傭了很多的當地人負責機場的雜務工作。哪想到,這些當地人也不白給,一開始是做的&ot;雜務&ot;,到後來漸漸地可以維修飛機發動機了,有的還在辦公室當起了&ot;白領&ot;-打字和文秘。
將軍的再一個舉措是讓大象搬運貨物,這大大減輕了軍中負責裝艙人員的體力。
所有的飛機都給調動了起來,所有的人都給調動了起來,連動物都給調動起來,又一個好訊息傳來:軍方又把一種新型飛機-c-54逐步配發到印中聯隊。與c-46、c-47比較,這種配有四個發動機的大型飛機飛得更高、載貨量比原來的c-47大三倍,這就意味著,它,在飛越&ot;駝峰&ot;中,安全係數更高,運載的貨物更多。
有了c-54,滕納做出一個更大膽的決定-直飛中國。c-47、c-46之所以繞著彎走,是因為擔心受到日本人的零式機攻擊,而現在,帶有四個發動機的c-54飛得高、飛得快,就算是日本人出來攔截,也未必能追得上。
這是一項大膽的決定,也是一項絕對受到飛行員們擁護的決定,在印中聯隊中,再沒有什麼比不在冰峰雪山之中墜落更讓人興奮的了。
但c-54是新產品,在印中聯隊所佔比例並不是很大,那些美國孩子慣用的,依舊是和中國航空公司一樣的c-47、c-46。
再說,&ot;駝峰&ot;上空險象環生,連飛得最高的b-29都往下掉,更何況那些不是飛得&ot;最高&ot;的運輸機。
c-54也不例外。
墜機,被日本人擊落,還是時有發生。
但肯定是滕納已經認為損失是減小到最低了,1945年5月,給陸軍參謀部的電報稱:
只要飛機數量得以保障,飛越&ot;駝峰&ot;運送物資將不受任何限制。
從哪個方面看,滕納的口氣、決心都夠大的。
將軍不是說大話,自從c-54送到印中聯隊後,使他完全有資格誇下這個&ot;海口&ot;,▲ 吉普車被運上飛機,準備飛越&ot;駝峰&ot;。
大象也被用來裝卸飛行用的燃油桶。
------------
最後的飛越
------------
此時,無論是國內還是緬甸,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的鐘聲已經開始敲響,戰場上需要大量軍需,以便給日本人最後的一擊。中航、印中聯隊的飛越駝峰航線,此時也到了最緊要關頭。
飛,依舊是不停地飛,時時刻刻地飛!
血幅狗牌
一塊絲綢上面是青天白日旗,下面半文半白地寫著這麼幾行字。凡是在中國的空軍,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讓每人人手一份。年輕的中國飛行員比較內斂,一般都悄悄折成方巾放在衣袋貼身處,大大咧咧的美國人幾乎千篇一律地縫在飛行夾克後背上,天天背著它招搖過市。
雲南、四川,有很多老人當年都看到過這個東西。
飛行員們一律稱之為&ot;血幅&ot;,被擊落還是迫降野外的飛行員們,都是靠著它,而得到當地鄉民救助。
設計、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