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部分(第4/5 頁)
這還不算,歐盟議會已經開始準備會議,看看要罰款高盛多少,才夠彌補這場金融風暴帶來的傷痛。
根據訊息靈通的記者說起,英國主張讓高盛賠款500億歐元,這可是嚇壞了高盛的上上下下。
他們現在都還是懵的。
別看高盛在經濟金融領域是獨一無二的老大,但對於歐盟的集體爆起反擊,他們還是意想不到的,也是沒辦法做出最快的反應的。
他們都不知道,到底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麼,到底是誰想要害他們,所以才把這麼重要、這麼隱秘的訊息給洩露出來。
高盛歐洲分公司,其實早在《太陽報》發出新聞的那個時候,就立刻啟動了緊急的公關政策,然後還有查詢幕後敵人的措施。
《太陽報》本來就沒有什麼節x,但這一次他們想要賣訊息都沒有辦法。
因為這些資料,是在2個月以前,就儲存在倫敦的一個短期箱櫃租賃公司的儲存箱裡面,當時來當東西的是一個戴著口罩、帽子和手套的人,甚至分不清男女,也沒有說話,只是拿著一個播放器,按下按鈕後,裡面用金屬音說明他要儲存一個包裹。
然後兩天之前,又有快遞員接到了一個用公用電話打來的電話,讓他用一段口令去取了這個包裹,然後送到了《太陽報》。
高盛公司搞到了箱櫃租賃公司的監控影片,但這個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傢伙,根本就讓人無從下手。
就算是警方幫忙,察看了一路的監控,卻發現他出現是在倫敦地鐵站,消失也是在倫敦地鐵站——這個全世界前三繁忙擁擠的地鐵站,進入裡面想要再找到一個人,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且包括後面的那些報紙和義大利電視臺的影片資料也是一樣,所有的資料都是非常隱秘的傳送過來的,並沒有直接和記者、編輯們接觸,然後還沒有任何的指紋等痕跡,儼然位元工都還要特工。
高盛知道,能做出這麼嚴密的事情來的,絕對不是小人物。
但問題是他們這些年來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坑害得倒閉的公司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個,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誰幹的。
他們也想過要從洩露的源頭查詢一些痕跡,可一查才知道,這些資料大部分都是從網路上被竊取的,但FBI卻根本查不到任何的痕跡,連資料什麼時候被竊取,什麼時候洩露的,都不知道。
網路就像是浩瀚的大海,掩蓋了一切的線索。
小部分的洩露資料是線上下,不過被查到的那些職員卻表示,他們每次和別人交易的時候,連別人的面都沒有見到,只是負責把東西放在某個地方,然後那邊收到了之後,就告訴他們在哪裡取現金。
高盛的一群大佬們,明顯就感覺到,這是一張非常緊密的大網,似乎是想要徹底的破壞高盛的根基。
可他們現在也來不及去找人算帳了,他們最重要的應付歐盟那邊。
歐盟的政。客們現在忽然覺得,自己是找到了一個替罪羔羊,把自己的無能懶惰,全部歸罪於高盛的貪婪和狡詐,這不是能很好的轉移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嗎?
所以他們也立刻拋棄了平日裡稱兄道弟的高盛,一個二個的在歐盟議會上面痛心疾首的指責高盛,積極呼籲把他們趕盡殺絕!
歐洲是高盛第二大業務區域,喪失掉這個區域的話,他們的業務和利潤都會減少30%以上。
這還不算,如果高盛真的被勒令賠償500億歐元,那他們到底要不要賠償,不賠償又該怎麼辦?
而且隨著這個效應,他們在亞洲、在南美洲的各種奸詐手段,是不是也會被調查出來,然後大家學著歐盟的樣子,對他們進行驅逐和罰款,那又該怎麼辦呢?
這些疑問和難題,都是深深的困擾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