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各念各的經(第1/3 頁)
海運是扇門,是扇打破閉關鎖國的大門。自打大清立朝以來,為防備盤踞臺灣的鄭氏勢力,一直採取的是靖海之策。即便是鄭氏已降,海禁依舊未開,關起門來稱天朝上國,雖說與外界並未完全隔絕,但外貿額度小得可憐。值此西方世界高速發展的時代,泱泱大國的中華卻慢慢有些落伍了,不僅是在技術上,更主要的是在思想上全面落伍了,只有開啟海運這扇門,才能展開海外貿易,也才有機會跟上當今世界的大躍進潮流。
一想起前世那些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之類的慘事兒,胤祚的心總是沉得難受,不管從一個穿越者或是有志於大位的阿哥的角度來說,他都絕不會允許這等事兒再有發生的可能性,可真要想打破閉關鎖國的既定政策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先不說朝臣們的反對——那幫子只懂得之乎者也的儒教徒們,除了會做些毫無用處的狗屁文章外,就只知道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無需外來的奇淫巧技,旁的事兒就一概不知。即便是自認心胸開闊,還跟著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等來華的傳教士學過幾年外文的康熙老爺子也不會同意開放海禁,無他,老爺子自身從骨子裡說也是個儒教徒。
想要從正面突破閉關鎖國之策基本上是沒有希望的,胤祚也不會傻到直接去撞那堵根本就撞不開的牆,不過迂迴前進,在牆上先開個小窗子卻是可能的——這會兒利用辦河工差使的機會,先將海運漕糧之時搞定。海運一旦開始,接下來清剿海盜、與葡萄牙、西班牙這兩海上強國的對話也就再所難免,如此一來,大清弱小的水師挨扁就是難免的事兒,以康熙老爺子好面子的個性,必然無法容忍吃啞巴虧,那就下來可就熱鬧了。
要建海軍要錢,要技術,這就逼得大清朝不得不向前邁進,不但要搞海外貿易,還要有海外勢力,到那時,一扇小窗就成了大門,而胤祚要的就是這麼個結果,雖說其間兇險重重,困難多多,可胤祚絕對不會放棄的,不但是為了子孫後代,也是為了他自個兒的大業。眼瞅著戰車即將啟動,胤祚的心情著實興奮的很,不過當林軒毅告訴一個訊息的時候,胤祚就有些樂不起來了。
“恭喜王爺要當父親了。”林軒毅滿臉子平靜地說道,話雖說是恭喜,不過林軒毅的臉上一點兒恭喜的意思都沒有。
“誰?我?當父親?”胤祚立時傻了眼:這都哪跟哪的事啊,咱都還沒大婚呢,咋跑出個孩子來了?
“今兒個王爺上早朝之後,劉長鄂來了,說是天津衛那兩個丫頭都有了,讓王爺看該怎麼辦?”林軒毅不緊不慢地說道。
靠!忙暈了頭,把春蘭、秋菊這兩丫頭都忘到天邊去了,慚愧!嗯?我要當爹了,哈哈哈,咱還真是神槍手,當爹了,哈哈哈,爽啊!胤祚樂得合不攏嘴,不過林軒毅下一句話就讓胤祚的笑臉呆滯了。
“王爺就要大婚了。”
啊,大婚,蘭月兒?胤祚愣住了。這年月阿哥們婚前有幾個侍妾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別說阿哥們,就是那些富有的人家裡,這也算是正常之事,不過有一條卻是麻煩的緊——尋常人家侍妾在主人大婚前生了兒女,了不得也就是當了姨娘,可這事兒擱阿哥們身上就有些麻煩了。
按清制,要想成為阿哥的福晉,哪怕是側福晉都得講究個身份,正福晉就不必說了,那得是上三旗的出身,即便是側福晉也得是旗人,像春蘭、秋菊這般出身賤籍的女子別說是當側福晉了,連阿哥的門都進不得,不過孩子卻還是有地位的,按常規,孩子一出生就得抱回王府,而那兩個丫頭則進不得王府的大門,一輩子都見不著自己的孩子。
換作是其他阿哥卻也不會把這事兒放在心上,大不了大婚之後再把孩子接回來,那兩丫頭就扔在一邊隨他去了,阿哥們身邊壓根兒就不缺美女,也用不著費什麼精神,可胤祚不同,倒不是什麼心慈手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