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1/3 頁)
此次,僱主所求之物是當年遺失的先帝遺詔。僱主尋找這樣一件東西,不管其心如何,必定不是一般人物。沈姜沉思片刻,沉聲道:&ldo;我隨你一道去。&rdo;
十二年前,朝局震盪,舉國混亂。因後宮之亂引發的一連串事件,導致國母自焚、太子失蹤、皇子爭儲,更是在先帝猝然駕崩後,朝中臣子心思各異、各懷鬼胎,明爭暗鬥多年,多少將門臣子慘遭滅門之禍。那些年,朝廷政治黑暗,官員腐敗,百姓苦不堪言,多年的動盪不安,終於在當今天子登位後才漸漸穩定下來。
然,世人皆知當今天子荒y昏聵,不理朝事。登基十二年,朝中情勢表面上平靜無波,實則暗潮湧動。民間貪官無度,百姓更是怨聲載道。
現如今的朝局,較之當年,不見得好了許多。
但是,當今天子的登基多少有些不服人心,沒有詔書,甚至連傳國玉璽也失去了蹤跡。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多番爭鬥下,群臣商議過後,只得互相妥協,選了曾經的四皇子坐了這帝王之位。
四皇子昏庸無能,心腸卻歹毒。因擔憂失蹤的太子有朝一日拿著先帝遺詔與傳國玉璽歸來,便暗中培養了一支隊伍,在民間各處搜尋前太子蹤跡,一經發現,殺無赦!
王凌燕與沈姜一同返回魯南平清王府時,平清王隆重地接待了兩人。各自坐下來寒暄了幾句,平清王見沈姜始終一臉冷然,他便將目光投向王凌燕,慢悠悠地問道:&ldo;王姑娘去而復還,想必是對本王之前所說的合作有幾分心動?&rdo;
王凌燕點頭,笑道:&ldo;是有幾分心動,就是不知王爺為人如何?是否值得信任?&rdo;
平清王眸光微動,笑問:&ldo;姑娘的意思是……&rdo;
聽聞,王凌燕已從袖中摸出一疊紙,平平整整地鋪展在三人共坐的圓石桌上。紙上所寫正是:
今天子昏聵無度,官吏腐敗無能,置民於水火,苦不堪言。梓受先帝恩惠取百姓膏脂,當思上報朝廷下憐百姓,扶正統,除jian佞,故請求天恩,助梓行此大義之舉!
她見平清王眼中閃過一抹難色,立即道:&ldo;請王爺按紙上的內容書寫一份協議,蓋上王府府印和手印。&rdo;
平清王微微皺眉,眼眸深處閃過一抹冷色,隱隱透出幾分殺氣。王凌燕與沈姜察覺到一絲殺氣,不由得伸手握緊了腰間的武器。而平清王看兩人緊張兮兮的模樣,不由得笑了:&ldo;好說!二位稍後,本王去去就來。&rdo;
王凌燕與沈姜不約而同地點頭,看著平清王離去,卻又不約而同地鬆了一口氣。
而兩人不知,平清王回到書房,當先慎重地吩咐了緊隨身旁的親近侍衛一句話:&ldo;去查查那沈姜的來頭。&rdo;
☆、歡喜冤家狹路相逢
王凌燕拿到加蓋了王府府印和平清王手印的紙張時,隨手便交到了沈姜手中。沈姜細細看過兩遍,確認無誤後,對著王凌燕點點頭,便將紙張疊好放在了一枚小錦囊裡,貼身放進了衣襟內。
&ldo;這個,由我保管。&rdo;
王凌燕並無異議。有平清王的這番大義之言在手,她相信,這個王爺不會輕易出爾反爾,否則,一旦這封手書落在當今天子手中,那他便是謀逆臣子,罪該萬死!
只是看到那枚小錦囊,王凌燕不由得又想起了死去的花和裳。事實上,花和裳並非金鉤門的門人,是皇城內豪門貴胄裡一位侯爺的庶女,後來不知發生了何事,被沈姜帶回了金鉤門,說是他未過門的媳婦,從此便住了下來。
王凌燕從小被沈老爺子告知,她是一名棄嬰,從小被老爺子收留,並跟在身邊學藝練功,才有了今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