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部分(第2/4 頁)
量的其餘兩家族,一是趙氏旁支趙獲,一是新上來的梁氏梁丙。
趙武在此明確宣告正卿順位傳承造成的遺害,實際上等於敲響了打破潛規則的戰鼓。 眾卿預設;諸大夫木然;國君的寵臣樂王鮒也無話可說。這次晉軍陡然陷於百年難遇的危難,全怪韓氏臨陣退縮。但韓氏依照潛規則,應該擔當起趙武的後續工作,可惜他沒有擔當起來。這個責任怎麼追究?
當晚,趙武通知楚君時,太陽已經落山了,楚君來不及反應,只得依從了趙武的召喚,第二天日出時分登臨盟誓臺,檢查最後的佈置。既然不是正式的盟誓,登臺的規矩沒那麼嚴格,楚君與趙武乘坐戰車,前後繞著環山公路登臨臺頂。這是楚君第一次登臨臺頂,走到最後一節臺階時,趙武走下戰車,與楚君步行登頂。
丘頂依舊是個大坑,只是中央部位留下半人深的土坑,坑邊堆滿著圓形木桶,桶裡裝著白色的石灰。等雙方締結盟誓後,主盟書要雕刻在竹簡(玉簡)上,與犧牲一起埋入坑中。其實,當初建設盟誓臺的時候,臺基底部已經挖了坑,埋設了“方明”、“犧牲”與玉版,因為這是比較正式的會盟,所以臺頂要埋誓詞。
春秋時代所有的盟誓都是這樣的,唯一的例外是真實歷史上的“侯馬盟誓”。當時,趙氏家族面臨死生存亡,趙鞅為了團結家族力量一致對外,匆匆舉行了“侯馬盟誓”:把“方明”與誓約書埋藏在一個坑裡。結果,沒想到這份盟誓書成了唯一儲存到現代的考古實物。
而建立在高臺之上的誓約書,春秋人本想透過這種隆重的做法,將誓約傳續到永遠。沒想到後來所有的高臺,都被人盜掘。結果這些誓約書無一倖存,大約被盜墓者把玉簡重新打磨後,又賣錢了……
這座盟誓臺修建的時候,考慮到後世盜墓行為猖獗,趙武有意把它修建成一個旅遊中心,並特意在臺基周圍修建了許多店鋪,期望這裡最終能變成諸國商品物流中心,以藉助川流不息的人群維持盟誓臺的運作。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也為了震懾楚國鄉巴佬,盟誓臺修建的格外富麗堂皇。首先,丘頂地面平整的非常光滑,中央預留的坑填埋之後,整個丘頂將鋪設一層“馬賽克”,無數小型的馬賽克瓷磚將拼接出寰宇九州圖,其中的江河溝壑會是丘頂地面的排水網路,雨水透過這些溝壑流入下一層渠道,最終匯入臺基底部的廣場四周,成為廣場的洩洪渠。
馬賽克的誕生,距離春秋時代已有2500年曆史了,這種塞普勒斯裝飾品,因為趙武而提前2500年傳入中國。而自趙武將瓷器技術引入後,如此大面積的鋪設馬賽克圖案也還是第一次。趙武自己家裡也沒有做的如此奢華。諸侯這次登上丘頂時,周邊的馬賽克圖案已經鋪設完畢,讓“馬賽克”這個說法見鬼去吧!中國的國名就是“瓷器”,從今後就沒有“馬賽克”的說法,只有“中國瓷畫”。
諸侯們脫下鞋心翼翼地沿著瓷畫邊緣行走。因為這次盟會由晉楚主盟,所以瓷畫中心分陰陽兩個部分,炎黃集團所在的國土用不同深淺的淺紅色勾畫,顏色較淡。而楚國所在的南方集團,則用近乎深黑的紫紅色描畫疆域。周王室尚紅;而楚國自認祝融之後,也尚紅。
這陰陽兩部構成一個太極圖似的圓形,圓形太極圖外是四方形臺基,其中象徵周王室的一側鑲嵌著龍圖騰,象徵楚國部分是火鳥(玄鳥形似火苗,為祝融化身,也有說法認為火鳥就是鳳凰)圖騰,這幅圖大約是最古老的“龍鳳呈祥吧!”
瓷畫一出,全體通殺。楚君幾乎懷著膜拜心理小心翼翼的他走在象徵楚國的瓷磚上,他打量了一下方向,問:“祭祀的時候,我就站在此處嗎?……啊,其實我修建的章華臺也有類似藝術,我用的是紫貝殼。”這廝什麼時候都不忘炫耀。
楚靈公說的“紫貝殼”有點詞不達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