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頁(第1/2 頁)
趙弘琛心大痛,是外祖父不許母親嫁父親,跟大舅舅沒關係,大舅舅到了那個時候,還想著自己,真不容易。
&ldo;你們這麼多人,怎麼不供個讀書的?&rdo;
衛老大磕了個頭,羞慚地道:&ldo;我們幾個大的,都不是那個材料,到了小的跟前,家裡已經沒有那個能力了。&rdo;
&ldo;好了,我會派人給你們送銀子來,把孩子都給我送書房去,全部送去,再過十年,衛家若是改不了門風,朕拿你是問!&rdo;
&ldo;謝萬歲恩典!&rdo;衛家人千恩萬謝。
當晚,皇上就離開了衛家,去了驛站,他立刻派人,百里加急送信給太子,要他查查,榮國縣前面幾任官員都在哪裡,是否清廉。
趙弘琛現在當皇帝久了,處理事情非常理智,他沒有把那些官員,都當貪官拿下,就是怕偏聽偏信。
其實,和平日久,官場腐化是必然的事情,太子早就想整頓吏治,可惜皇上味求穩。
燕然離京時,還從衛國公府和護國公府抽調了護衛,這個動作,大概勾起了皇上對舅舅家的關心,這才有了這麼場意外。
或者,皇上已經知道官場滋生,他是故意來調查的?
接下來,皇上依然按照既定路線,不緊不慢地四處閒逛,路上,雖然不收禮,但地方官還是儘量蒐集山珍海味來滿足他們的口腹之慾。
皇上並沒有為此斥責過哪個,地方官也只有這條途徑博好感。
又過了十來天,燕然發現,皇上開始接見些年輕士子,他們還沒有進入官場,讀的聖賢書,做的正氣歌,在皇上面前,還是實話比較多的。
皇上高興的表情越來越少,眉頭越來越皺。
這天傍晚,燕然有些歉意地對皇帝道:&ldo;都是臣妾不好,非要皇上出巡,惹得皇上不高興。&rdo;
&ldo;跟愛卿沒關係,若不出巡,朕如何知道民間疾苦?原來,朕的統治也很不好,萬裡河山千瘡百孔。&rdo;
&ldo;萬歲,不能這樣說,是潔玉微暇。&rdo;
趙弘琛擺擺手:&ldo;愛卿就不要給朕戴高帽了,朕心裡清楚,這十年,朕有些放鬆了,朕的確老了,沒有了當年的銳氣。&rdo;
&ldo;萬歲,你很不容易的!&rdo;
&ldo;幸好有愛卿提醒,不然朕可就成了趙家千古罪人了!&rdo;
&ldo;哪個不說皇上乃興之君?何況,皇上現在發現了問題,已經著手整改了呀!&rdo;
&ldo;難怪,那些人幫咱們制定的路線,路上沒有什麼好風景,卻多是富裕之地,貧困地方的官員,還不知道把老百姓禍害成什麼樣了呢。&rdo;
燕然默默給那些地方的貪官點個蠟,皇上下了決心了。
&ldo;皇上,那些臣子,都是你提拔的,看得跟自己左右手般,想要處理,也有些不忍,不如,就交給太子吧,我們只管遊玩,好不好?&rdo;
趙弘琛想了想:&ldo;好!&rdo;
第三百零七章 太子夫婦
皇上走了,太子要總覽朝政,他本來有意變革,皇后走的時候,也暗示讓他先從人事入手,有了人,才會有其他。
於是,太子下子就特別的忙,甚至晚上都歇在上書房。
前天,皇上六百里加急送來封信,讓他調查幾個貪官。
太子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他若是從這裡開啟缺口,整頓官場秩序,皇上回來,不但不會反對,說不定還要嘉獎他。
太子在前面忙得昏天黑地,太子妃在宮裡玩地不亦樂乎。
送走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