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神奇的明通(第2/2 頁)
的和廠家一樣多,咱們就一分錢不掙,如果賣貴個十塊錢,倒是有點搞頭,但是人家為什麼不去廠家的櫃檯買呢?除非廠家降價給咱們貨。”
“但是廠家在這裡有檔口,為什麼要降價給咱們賣,除非那些關係很好,非常熟悉的朋友。”
“現在二樓三樓的檔口有些也學一樓的商戶開始炒貨,就是擴大了非自產機子的比例和推介力度。”
“是嗎?這就跟我說的手機超市有點像,就是規模有些小。”
何賢沒再多說,心裡覺得這應該是一個機會,現在這些檔口沒有主動去往這一塊發展,可能還是受三碼機發展階段限制,或者市場發育還不夠成熟。
現在大家自己做手機自己批發賣,或者像一樓的零售炒貨,都能比較輕鬆的掙到錢,也就沒有動力去改進商業模式。
但是三碼機市場的變化是很快的,最少,何賢知道這幾年,三碼機都會處於爆發階段,直到蘋果進入國內,安卓崛起時會受到重創,但在這之前,肯定會高速發展。
類似的低門檻的行業發展規律幾乎是天生就註定的,初期,規模小,利潤高,模式粗放,只要進來的人幾乎都能掙到錢。
中期,聞訊而來的人迅速增加,規模做大,掙錢也更多,但是利潤率會降低,靠走量來掙錢,有人會不掙錢,有人會琢磨新的模式。
後期,進入的老闆繼續增加,市場供大於求,大家陷入低價競爭和內耗,除了少數人能掙錢,一部分人保個本,掙個吆喝,還會有相當部分人會賠錢。
機械加工,建築施工,家用電器,消費電子,一個一個行業無不重複這這個魔咒。
前兩天和王欣聊的時候,看到眾多“uu”某某,就有類似的感想。
何賢覺得現在就進入三碼機發展的中期了,或者是初期的末尾,現在只要有這個眼光,敢進場的,還是都能掙到錢的,就像他自己。
但是隨著進入的越來越多,以後的利潤率可以肯定會越來越低。
而且廠家越多,也不是誰都租的起好位置的,大家都知道明通是最大的三碼機市場,但是如果實力不夠,擠不進來,你的貨就很難賣出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