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2 頁)
頭顱煮三天,剔肉,換水,露骨。
江樂過於疲憊時,周珍甚至會主動過來幫忙煮,當然她把自己所有的香囊全部拿到廚房去除臭了。
等骨頭顯露出來傷口看得不那麼噁心時,江樂才將這頭骨裝好,拿去找了成主記,讓他給繪製了頭骨上的傷口狀況。
他們並沒有把煮人頭的事情大肆宣揚出去,知情的人不多。
成主記將頭顱傷口繪製好之後,仔細觀摩了頭骨上傷口痕跡,略圓,周遭裂損。他確定了江樂的說法&ldo;確實不是剪刀的傷口。這更像是錘子。&rdo;
問題是,他們沒有在牛旭林家裡找到錘子。
江樂想也知道&ldo;這錘子必然被帶走了。三天一過,上面血跡恐怕也被清洗了個乾淨。&rdo;
成主記思索片刻&ldo;一把錘子要帶走必然很引人注目,那人肯定會用什麼東西包裹住,或者貼身拿著。衣物上沾染了血跡並不好清洗。&rdo;
錘子那還是要找到的。
華朝的錘子都是民間百姓人力打造而成,錘子和錘子之間易有誤差,當有了一把錘子做證據,整個案件便會好破很多。
錘子扔掉很顯眼,扔河裡容易被發現,扔井裡水就不能喝了。
衣物也一樣,除非燒掉穿過的衣物。
不過既然最重要的資訊已經拿到,現下便要找到相關的人,傳證人、犯人進行審訊。審訊過程中這砸了腦袋的武器保不準便被問出來了。
江樂等人當下也去了涼縣衙門,去找涼縣知縣齊海。
成主記在路上細細和江樂講審訊的流程&ldo;一審由袁大人主審,我們把補充的驗屍情況給袁大人便是。二審是由我們在州府來審問,這之間我們和袁大人還是不可見面。&rdo;
袁毅在驗屍和審訊過程中來見了一趟江樂,算是鑽了個空子。若是按照律法嚴格來判,還是不合規的,要是被參上一本,恐怕便是各打八十大板。
他繼續說著&ldo;由於是死刑案,這事是要聚錄的,也就是所有官員集體詢問。如果不服判案,三年內都可以上訴,有三次翻案的權利。&rdo;
江樂聽著這個流程,覺得挺有意思,點頭算是知道了。
麻煩是麻煩了些,可這流程頗為規矩,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冤案的產生,哪怕是用個千百年都有借鑑意義。
當然既然這案子發生在了涼縣,涼縣知縣便不會就那麼空閒著。他手下的差吏會借給袁知縣,用於逮捕犯人、通知證人,以及搜尋袁知縣和江決曹需要的證據。
江樂趕到衙門時,抬頭望了望門口。
知縣的衙門果然比不過州府,而這個齊海齊大人,字雖然大氣,卻總覺得少了點實在的氣勢,像是虛張聲勢。
她進門讓門口差吏通報一聲,很快便帶著頭骨和成主記、周珍等人一同進門了。
齊海得到了江樂過來的訊息,心裡頭有一絲難言的慌亂。他匆匆穿好了衣服走出來,見到江樂後忙堆著笑臉迎上來&ldo;江決曹年少有才,可謂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驚人啊。&rdo;
他朝著江樂身後不經意掃了眼,發現了自己眼熟的成主記,還有州府的典吏,以及看起來頗為古怪,卻並沒有半點像提刑司的人,心裡頭微微鬆了口氣。
江樂將手中盒子遞給齊海&ldo;齊大人,這案子有點小蹊蹺,這回是有點麻煩的。希望大人轉告袁知縣,一定要著眼細處,用證據斷案。&rdo;
&ldo;這是自然。&rdo;齊海忙點頭,&ldo;我和袁知縣算是熟人了,這回要不是死者我是見過的,也真的沒想著麻煩到他。他又人手不足,只好打擾到州府那兒。&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