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分封(第1/2 頁)
就在英布想入非非的時候,扶蘇主動和王離談起了分封的事情。
在咸陽,繼位皇帝之後的扶蘇宣佈,大秦將繼承周朝傳統,重新實行分封制。
這也是扶蘇能得到宗族的極力擁護,順利登基的一個重要原因。
嚴謹的說,大秦目前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
目前,大秦一共四十個郡,二世皇帝扶蘇直接管理二十個郡,其餘二十個郡用來分封始皇帝的剩餘二十個兒子為王。
每位皇子都得到了一個郡的封地。
一口氣分封出去了半個天下,不可謂不大氣。
在之後的六國復辟叛亂中,這二十個諸侯王國遭到了六國餘孽的沉重打擊,十不存一,因而造成了史料的嚴重缺乏。
使得二世皇帝所封諸侯王的二十個郡成了一個謎,究竟是哪二十個郡呢?
甚至有人質疑,二世皇帝從來沒有進行過分封。
這就是著名的大分封之謎。
直到六百年後,三十世皇帝時期的史官裴氏才一錘定音,給出了明確的回答。
裴氏在其所著的《秦史集解》中明確寫到,“始皇帝二十六年,初並天下,天下為三十六郡。三十三年,取東越、南越地,為閩中、桂林﹑象郡﹑南海四郡。秦始皇三十七年,二世皇帝以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鉅鹿﹑邯鄲,齊郡﹑琅邪、東郡,陳郡、泗水﹑九江﹑鄣郡﹑會稽﹑薛郡、閩中、桂林﹑象郡﹑南海分封諸弟,凡二十郡,史稱二世大分封。”
……
早在扶蘇出關之前,就已經有公子迫不及待的前往封地就位了。
也對,萬一扶蘇反悔了呢,要知道,始皇帝已經明確說過不允許分封了。
關於分封制好還是郡縣制好,在大秦的朝堂上產生過極其激烈的爭論。
始皇帝三十四年,置酒咸陽宮,博士僕射淳于越就極力勸諫始皇帝實行分封制。
淳于越說:“臣聞殷周千餘歲,封子弟功臣之故。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若有田常、六卿之叛,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未之有也。請陛下立子弟為王,以絕後患。”
當時這也是大部分朝臣的意見,大秦宗室尤其支援這種論調。
丞相李斯是最善於揣摩始皇帝的心思的人,因而極力反對分封。
他說過去幾百年戰亂不休,天下共苦,就是因為周天子分封子弟為諸侯。如今陛下重新統一天下,淳于越卻建議陛下重新分封,實在是以古非今的腐儒之言。
此外,他還建議將腐儒們所著的百家之書盡數焚燬,以免百姓受到矇蔽,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焚書”。
始皇帝贊同了李斯的說法,他也認為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許多子弟為王,後來血緣關係疏遠了,天下諸侯相互攻擊,周天子也不能禁止了。現在天下統一了,再實行分封,就是製造禍端。
於是始皇帝力排眾議,宣佈大秦實行郡縣制,不分封子弟為王。
現在扶蘇突然違背始皇帝的命令,重新分封始皇帝的其他兒子為王。
天下盡握,卻突然捨棄一半。王離確實不太理解。
扶蘇看了看王離,笑道:“王將軍,始皇帝死後,山東六國必將復辟,捲土重來。你說那些二千石的郡守,能靠得住嗎?能靠得住的,只有我嬴氏子弟,只有我的骨血兄弟,這就是我分封諸弟的理由啊。”
王離心中震驚,暗想:“六國餘孽雖然不少,這些年也一直在造反,但規模一直不大。難道始皇帝死後,真的會爆發驚天動地的大叛亂嗎!”
……
扶蘇作為一個圖書管理員,平日飽讀史書。
他幾乎可以斷定,六國復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