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2/2 頁)
沁夫婦,四十歲上還無兒無女。人們說:不知是因為給佛爺燒香磕頭了,還是給窮人佈施捨善了;有一年這株枯樹終於生出了枝芽嫩葉,得了一女,索性叫她娜布琪(葉兒)。
日月輪換著,轉眼娜布琪到了十三歲。在她生日這天,民間祝詞家賀勒莫日泌為她唱道:
古麗蓋花喜歡開在她的足跡,
衣襟拂過的地方開滿了山菊。
娜布琪走到哪裡百靈唱到哪裡,
彩蝶跟著來,花就是娜布琪。
美麗俊俏的娜布琪,是父母掌上的明珠,天上的月亮,門前的燈籠;心靈手巧的姑娘,描龍龍能飛,畫鳳鳳會舞。
娜布琪長到十七歲的時候,人們唱道:
南湖的蓮花喲,
長成了十七節的藕,
湖邊出生的娜布琪,
長到了出嫁的時候。
在媒人穿梭之中,娜布琪消瘦了。不知是病魔纏身了,還是心中有了思念的情人?病一天天的重起來。也不知是&ldo;招&rdo;來了一個笑不完的魔呀,還是&ldo;沖&rdo;了一個吃不飽的鬼?有時不吃不喝,一旦吃起來就沒有個飽;平常不說不笑,一旦笑起來就沒完沒了。老瑪拉沁愁得也和女兒一樣,吃不下,睡不好。請了一個薩滿教的&ldo;孛&rdo;也沒治好。這裡人都說:&ldo;蒙古鎮的大夫,喀喇沁的先生&rdo;;老人無奈,只好拽出花腰子犍牛,套上大輪子的勒勒車,在沒有路的草原上,尋&ldo;敖包&rdo;,查水向,向蒙古鎮(阜新)走去。
大輪子的勒勒車呀,骨碌碌的伴著日月轉動。不知是過了洮兒河,還是過了西拉木淪河,花腰子牛車載著娜布琪父女二人來到了庫倫旗境內。繞過鏡子般的泊兒湖,已經見到了富饒的白音花村。此時,正是夏曆七月水草豐美的季節,過河就可以在白音花投宿了。花腰子牛車在過河的時候,不料車軸突然斷裂了。老瑪拉沁用盡餘力勉強把車趕到岸上,車輪子像銅錢似的兩下滾去了,車廂落在地上。真是老佛爺留客的地方,只好在這裡過夜了。到了這個舉目無親的異鄉,老人已經到了絕望的地步。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