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他把頭埋在小朋友脖頸裡好一會兒後,忽然想起方才他說的話,村裡人家一般會認字的少,連字都不認識,又怎麼會辨別好壞:「阿喜,你是不是識字?」
回答他的卻是綿長的呼吸聲,楊曄無奈,小朋友睡的也太快了。
龐展中買到腐竹方子的訊息在縣城裡不脛而走,既有同行間的傳播,也有龐展中刻意宣傳的成分,第二日鳳香樓就迫不及待的做出了一批腐竹,聞風而來的顧客一波接著一波,一時間酒樓裡的生意竟比頂峰時候還好。
為此酒樓裡的員工忙的停不下腳,楊曄也是在櫃檯前一筆接著一筆的帳目算。
一連線著到過年,龐展中在酒樓裡都是笑逐顏開,直呼方子買的值當,惹得縣城裡做這一行當的眼紅不已。
轉眼到了年底,酒樓生意好,龐展中給酒樓裡的員工相應的都多發了點工錢,大夥兒都高興,能回家過個好年了。
楊曄趁著領了工錢,回村後找了楊成一同去買豬,村裡就有現成的養豬戶,為了圖個方便,楊曄也沒計較和梅家過去的長長短短,直接上梅家去買豬。
阿喜和吳永蘭就在家裡燒熱水,等豬買回來直接殺了燙豬毛。
梅家現下有六七頭豬,年底買肉過年的人多,梅家已經賣了一半給縣城肉市的屠戶了,肉這一類的玩意兒村野人家都買不起,梅大坤多數都是和縣城裡的人做生意,不過快要過年的時候他還是會殺上一頭肥豬,零散著賣給村民。
豐收年裡一頭豬能賣去大半,欠收的年份裡就只能賣出去小半頭豬了,也不管賣多賣少,總之賣剩下的就自家過年吃,再燻製成臘肉來年吃。
這朝聽說有村民要來買一整頭,他著實吃驚,往年也就張家闊氣些會買個二十來斤豬肉,莫非今年張釉他爹去外縣跑工程賺了個大發?
梅大坤正疑惑著就瞧見張家父子倆結伴過來了,他笑著迎了上去。
「梅叔今年生意可好,我可聽說縣城裡的屠戶爭搶著來您這兒進貨呢。」
「張童生可真會說話,我這生意在村裡還是得看著你們張家照顧。」
張釉的爹也覺著面上有光:「盡說客氣話。」
梅大坤連忙把人迎進了屋裡,賣給村民的豬今兒早上才殺的,不少村民們都會趕著來買個新鮮,張家便是打得頭陣。
今年收成還不錯,梅德坤殺了頭三百來斤的大肥豬,估摸著能賣出去一半,村野人家少沾肉腥,不像縣城裡的人挑嘴,喜歡吃瘦肉,村民就喜歡撿著肥的買,一塊兒就解饞不說,油脂還能熬出來炒菜,盤算的精的很。
「張童生,這回還是要上好的豬腿肉嗎?」梅德坤拍了拍刮的白白的肥豬,紅白相間的肉顫著讓人心癢癢。
今年張大財去外縣做工程沒發大財,掙的還不如往年多,張釉又要進學堂裡讀書,不敢大手大腳的花錢,他道:「豬腿肉吃的有些膩味了,來半邊豬頭吧,再要幾斤豬肥膘,他娘愛熬油炒菜。」
梅大坤片刻驚疑,這豬頭肉可是便宜貨,骨頭多肉少,一般是村民搶著買,今下張家怎麼也買起這些東西來了,當即他便覺得張家怕是不如以往了,作為生意人他自然不會得罪老主顧,更何況張釉現在是童生呢。
「豬頭肉好吃,我們家小芝也愛呢。」
他說著話,往豬腦袋上紮了一刀,把搓好的棕櫚葉子穿過去,這當兒梅小芝從屋裡出來,一身嶄新的冬衣光彩照人,連張釉也不由得多看了兩眼。
每年賣散豬肉梅小芝都打扮的花枝招展,擺出地主家女兒的氣派來,買肉的村民逮著就是好一頓誇讚,梅小芝最喜歡的就是這陣子。
「張叔和張釉哥又來買肉了。」
張大財跟瞧兒媳婦似的笑眯眯道:「小芝也在家啊。」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