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喝飛龍湯(第1/2 頁)
冬天裡打獵的獵人如果晚上在山裡過夜,一般都是挖雪窩子,睡狍皮被。
縫製狍皮背用到的線是狍皮筋,將其放在溼潤的木屑中。
幾天後,乾燥脆硬的狍皮筋就會變得柔軟有彈性,將柔軟的狍皮筋用咬牙撕開,在腿上將其搓成線。
用這種線縫製的狍皮被經久耐用,就算衣服壞了,縫製的位置也不會開線。
處理狍子皮,是狍皮被最難的一步。
晾曬了20天的狍子皮又硬又脆,容易折斷。
將煮熟的狍子肝碾碎,攪拌在文水中,然後拿烏魯草蘸著狍肝水,均勻的塗抹在狍皮上,這樣可以使脆硬的狍皮再次變得柔軟。
對了,狍肝水的味道特別難聞,不僅會瀰漫在空氣中,還會附著在身體上,好多天都難以散去,好多人都受不了這個氣味,放棄學這門手藝。
處理好狍皮再用小刀和木尺把附著在皮子上的碎屑和雜質清除掉,直到把皮子熟到乾淨柔軟的程度後。
用狍筋線將多塊狍子皮縫製在一起,留個能鑽進身子的小洞。
這就是最早的睡袋,這種手工縫製的狍皮被,等抵禦零下四十度的寒冬。
(pS:有讀者朋友說咱初一水字數,這本小說的開頭,初一想著把有些基本常識儘量詳細的介紹給大家,慢慢後期節奏也會變得越來越緊湊。
生活平平淡淡,小說細水長流。馬上龍年了,臘月的日子裡,咱大夥過個豐收年!)
所以說打獵這門手藝不是誰能學的,厚實的家底,指路的名師,祖傳的手藝,矯健的體魄。
不管是狍皮被,狼皮襖,鹿皮坎肩大簷帽,普通人家要想從頭開始學打獵,前期投資就是一大筆,更不用提花銷大頭的獵犬,日常的開支了。
打著野牲口還好,打不著了只能吃老本,還得上工賺工分。
滿山遍野的野牲口,人人都是好獵手,那都都得打光了?
到了七八十年代,生活條件好了,打獵的人吃到了甜頭,人多了,下手狠了,這才造成惡性迴圈。
早些年挖參的參客,發現棒槌窩子了都是摘二葉、三葉,把小的留給後人。
到後來甭管挖山貨的還是打野牲口的,就連盜伐木材的都是連鍋端。
可不是啥也沒了,現在保護區建立起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前兩天的報道光寧省一個縣區周圍的山裡,就有四千五百多頭野豬。
官方開始僱傭民間賞金獵人,一頭大的野豬補貼三千塊。
好多人開始重操舊業,槍不能用,就下套子,布陷阱,複合弓,弩箭,一條獵犬都吵到了兩三萬。
話題又扯遠了,初一這個死孩子嘴是真的瓢。
挖雪窩子的時候張春福檢查了死人的窩棚,發現屋後頭被狼掏了洞,可能當時人守在前門,沒注意後頭。
邊堵洞口,邊觀察四周。
被狼繞了後路,血跡也是滲血,沒有被啃食的痕跡。
說明不是狼群餓紅眼了,這裡面就有點複雜了。
人多力量大,不一會收拾完畢,起灶做飯,沒一會,飛龍湯的香味就飄散了出來。
那小鼻子用力吸一口,渾身痠軟。
王來喜用袖子捂著一碗飛龍湯推開了窩棚的木頭門,今天劉勝男和公社的六七個民兵睡在窩棚裡,其他人都睡雪窩子。
“大夥,飯好了,快出去吃飯吧。”
劉勝男一看來的是王來喜,點了點頭,對其他人說道。
“那什麼,小王,你們幾個出去吃完飯多找點柴火,咱們是睡窩棚裡不冷,老鄉們可是在外面,切記火不能滅。”
其他幾人起身出門,窩棚裡只留下了劉勝男和王來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