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造訪郭貢,我沒壞心思 求(第1/2 頁)
郭貢營寨。
方正的帥帳內,郭貢獨坐觀書,靜待時間的流逝。
攻城戰是個辛苦活!
郭貢不想折損兵力,故而請荀彧出城一見。
如果能說降荀彧這個潁川故友,鄄城就可以不戰而下了。
兵伐謀!
對於這樣的兵法道理,郭貢同樣很推崇。
“刺史大人,營外有一人,自稱是蔡邕之婿李牧,攜妻蔡琰求訪。”親衛入帳彙報。
蔡邕之婿?
郭貢微微蹙眉,從張邈口中,郭貢已經得知,蔡邕的女婿、濮陽令李牧,已經獻城投降。
但郭貢猜不到李牧忽然造訪的目的。
“傳!”
不多時。
李牧跟蔡文姬聯袂而來,見到郭貢,李牧作揖一禮:“後學末進,陳留李牧,攜妻蔡琰,見過郭使君!”
郭貢掃了一眼李牧,見李牧氣度不凡,心中自生三分好感。
這個時代,一個人的容貌氣質,跟才學一樣,都是決定是否受人尊敬的因素之一。
俊孫策,就是因為破相了,氣急攻心引起舊傷而死。
張松龐統雖然有才能,卻時常不受待見。
社會風氣便是如此。
寒暄一陣,郭貢開門見山:“濮陽令,你不在濮陽待著,來我軍營有何貴幹啊?”
李牧挽了個扇花,瀟灑而從容:“好教使君得知,我本在瓠子河跟文姬泛舟遊玩,忽見此地有兵馬駐紮,又見旗號有使君的官職和姓名。故而冒昧造訪。”
“造訪?”郭貢微微攆髯:“怕不止是造訪這般簡單吧?”
李牧輕笑:“自然是瞞不過使君!使君在瓠子河安營紮寨,想必是要攻略鄄城,晚輩正好有要事去鄄城,若使君不介意,許我夫婦同行如何?”
郭貢對李牧的說辭,半個字兒都不信。
如果是別的什麼人,早就被郭貢亂棍打出了。
但李牧如今獻了濮陽,名義是同一陣營的,再加郭貢意在兗州,自然不能怠慢了濮陽令李牧這般的兗州名仕。
“正好,你來得挺巧。”郭貢面有笑意,待人接物都頗具士族大家的禮儀,令人賞心悅目:“日暮之時,鄄城的荀彧會來我營中一聚,你曾經跟荀彧是同僚,不如替我也勸一勸,早日獻了鄄城,以免刀兵之苦。”
李牧摺扇輕搖:“赴宴可以,但這勸降嘛,晚輩還是得向使君學習的。若使君能勸,我順水推舟做個人情,若荀彧頑固拒降,我一開口就是自取其辱了。”
郭貢哈哈大笑:“濮陽令,你倒是謙遜!也罷,今晚我就在濮陽令跟前,獻個醜了!”
如今正值午後,距離日暮還有一段時間。
郭貢命人準備酒席,邀李牧共飲。
李牧拜謝:“有酒無曲,少了三分樂趣,文姬,郭使君也是懂曲的,略彈幾曲,請郭使君指點一二吧。”
郭貢銳眼一亮:“次聽伯喈先生的曲,還是十五年前,聽聞伯喈先生之女,亦是琴道大家,今日有幸了!”
蔡琰款款一禮:“使君客氣了,琰不過學了家父三分皮毛,還望使君不要見笑!”
琴聲優雅,徐徐在帥帳中響起。
郭貢對李牧這個濮陽令的好感,又增加了三分。
美酒下肚,郭貢趁著酒勁,試探道:“濮陽令才情,當世少有,不知心中的兗州之主,是何模樣?”
這近乎明顯的試探之意,讓李牧不僅暗暗一笑。
任豫州刺史孔伷,喜歡清淡高論,噓枯吹生,雖然擁有一州之地,卻無軍旅之才,執銳之幹。
這一任,也好不了多少!
怪不得在被荀彧勸退之後,如曇花一現般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