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謀士三誡,熬死司馬懿 首日(第1/2 頁)
聽到夏侯惇的聲音,李牧頓時頭都大了。
謀士三誡第一誡:謀而不交。
謀士,是高智商、搞智謀的存在,善於揣摩人性。
當主公,是最怕這類人,合縱連橫,跟各種能量的人結為朋黨的。
優秀的謀士,都會選擇深居簡出,不輕易結交人,要麼潛心修道,要麼專心斂財,或是如李牧這般專心享受。
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追求不在於政治,沒有野心,也沒有能力,透過自我消除實力來增加主公的安全感。
漢末諸道豪傑,袁紹外寬內忌,曹操奸詐多疑,劉備喜怒不形於色,孫權又菜又愛玩。
沒有任何一個豪傑,是個善茬!
曹操是個奸雄,秉性多疑,這一點,李牧在選擇響應曹操招賢令的時候,就非常清楚。
因此,李牧在曹操入東郡的時候加入,是秉承錦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理念來的。
元老級的謀士,再有蔡邕跟曹操曾約忘年之契,曹操對李牧這個故人女婿會比尋常人多幾分器量。
認真貫徹謀士三誡,李牧自信能活得比滿寵還久!
甚至於,熬死司馬懿都不是不可能!
但偏偏,夏侯惇這傢伙在駐軍濮陽後,隔三差五的,有事沒事都來尋李牧。
理由還賊多!
諸如“路過此地,借宿一晚”“太熱了,我來避個暑”“這濮陽城,連個會彈琴的都沒有”“沽了兩斤酒,沒人陪我喝”“哎呀,聽說你也會武,我們比個高低如何?”“有妻無妾,人生太乏味了,我有個族侄女”等等。
大抵都是沒事找事沒話找話,李牧還不能讓夏侯惇吃閉門羹!
如果李牧不見,夏侯惇會直接喝一罈酒,在清泉小築耍酒瘋,亂砸亂砍,第二天又來賠罪,說會親勞親力,獨自給李牧修繕清泉小築。
跟個狗皮膏藥似的!
“夏侯將軍,你不去巡視城防,今日怎麼有空來我的小築?”李牧皮笑肉不笑,謝客之意,就差寫在臉了。
夏侯惇有些尷尬。
畢竟這段時間,夏侯惇在這清泉小築,隔三差五就會來一次。
但今日,夏侯惇沒有閒聊的意思,語氣有些焦急。
“顯謀,出事了。”
“張邈和陳宮,迎接呂布入兗州,策反兗州大部分的郡縣官吏。”
“荀司馬星夜傳令,讓我立即驅兵去鄄城,保護主公和諸將家眷。”
李牧眼神一凜,但很快又恢復常態:“去就去唄,我又不是夏侯將軍的司。”
夏侯惇見李牧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不由有些氣悶:“顯謀,你就一點不驚訝,不擔心嗎?”
“驚訝?擔心?”李牧淡定如常:“意料之中的事,夏侯將軍依荀司馬布計行事就可以了。”
夏侯惇的虎眼瞬間圓瞪:“意料之中,你早知道張邈和陳宮會反?你怎麼不早說?”
“你又沒問。”李牧認真貫徹謀士三誡第二誡,不問不謀。
夏侯惇一口氣差點沒接來。
我沒問.
這個理由,好有道理,我竟無言反對!
夏侯惇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顯謀,你可是濮陽令,你就不擔心被張邈和陳宮擒殺嗎?”
“濮陽的軍民,還有幾個人,知道我是濮陽令?我有一年沒出現在縣衙了吧?若不是你經常來清泉小築,估計都沒幾個人知道我還在濮陽城!”李牧看向夏侯惇的眼神,頗有些不滿。
兗州之亂,李牧早有所料。
但李牧雖然能預料,但卻不能說出來。
沒有證據的事,說出來就是誹謗!
更何況,張邈和兗州士族的態度,李牧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