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玉翁仲(第2/9 頁)
上,不時就會有或羨慕或嫉妒或敬仰的視線投注過來。
王俊民跟著初虞世不知道穿過了多少小巷衚衕,待他發覺周圍已經冷清下來之時,才注意到他們已經到了一個很偏僻的衚衕之中。只是這裡分明還在蔡河灣附近,因為那吵吵嚷嚷的叫賣聲與吆喝聲就在不遠處清晰地傳了過來。
這個衚衕之中倒也有著不少鋪子,很多都是賣古董和字畫的。因為這一行有著“燈下不觀色”的鐵律,所以入夜之後就紛紛閉了店,白天的時候應當是很熱鬧。只是這都閉店了還來做什麼?
王俊民正想發問,就見一家古董店門前還點著燈籠,他只來得及藉著那燈籠的暈光看到這家古董店的招牌上寫著“啞舍”二字,就被初虞世拽著跨入了店鋪大門。
還未等看清楚店內的擺設,王俊民就已經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甜而不膩,清新高潔,像是把他整個人內心汙濁的部分都洗滌了去,令他的心情立刻舒暢了起來。這家古董店真的好奢侈,雖然不知道這薰香是何種香料,但絕對不是廉價之物。
王俊民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的錢囊。他父親不過是開封府的小小判官,吃俸祿度日,還要上下打點,供他上太學已是極限。更別說他家中還有三個未長大的弟弟,他也要省著點才是。因為鐵了心不想買東西,王俊民倒是靜得下心來鑑賞店內的古董,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
店內的佈置典雅宜人,各種古董的擺設都恰到好處,沒有待價而沽的市儈感覺,反而像是進入到了一個大戶人家的廳堂。但每一個的古董,看起來都華麗珍貴,價值連城。
初虞世卻沒王俊民那種閒心,他立刻衝到了放置文房古玩的地方,挑挑揀揀起來。除了一些玉佩扇子,他們太學生大抵都喜歡這些平日可以用得著的文房之物。再加上古董店中經常會出售一些文人士子用過的文房清玩,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在考試前買來當個好彩頭,保佑科科必過,這在初虞世看來可要比考前溫書管用得多。
“掌櫃的!今天下午我看到的那個李白用過的雲紋白玉筆洗還在嗎?”初虞世急吼吼地掏出懷裡的銀票,“我這回錢帶夠了!”
王俊民在一旁都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了。雖然這家店看上去挺不錯的,古香古色,賣的古董也很有年頭,但詩仙李白用過的筆洗也太離譜了吧?不過他也知道好友的性子,是勸也勸不住的,反正初虞世家裡有錢,倒也不在乎這點花銷。
只是即便這麼想,王俊民也無法對這家古董店的老闆產生好感,在對方從內間走出來後,他便移開了視線,不再關注那邊的討價還價,只是漫不經心地掃過一旁的博古架。
他的視線忽然間被角落裡的一個玉人所吸引。他好奇地走了過去,發現那是一個只有大拇指大小的玉翁仲。
玉翁仲是一種驅邪祛魔的佩飾。翁仲原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傳說力大無窮武力過人,秦始皇令阮翁仲兵守臨洮,威震匈奴。阮翁仲死後,秦始皇為其鑄銅像,置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咸陽朝拜,遠遠看到該銅像,還以為是真的阮翁仲,皆不敢靠近。
於是後人就把翁仲鑄成銅人或者雕刻成石人,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用以辟邪。漸漸地,世人也開始佩帶玉翁仲來辟邪。玉翁仲與司南佩、剛卯在漢代極其流行,同被稱為“辟邪三寶”。
子不語怪力亂神,王俊民本是不信這些,但卻覺得這枚白玉翁仲雕刻得極其古樸大方,忍不住伸手拿起來細細端詳。
這枚玉翁仲採用漢代風格為漢八刀,風格古拙凝練。簡簡單單的幾刀就雕琢出來一張青年人的面容,玉光瑩潤,有股攝人心魄的蒼勁剛毅。這枚玉翁仲的穿孔為人字形,從頭頂直到腹部,再分兩路由腰部兩側出來,呈人字狀的紅色穗繩也是從頭部而下至腰的兩側系一結,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