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第4/5 頁)
線索的源頭,所以十分重要。
“五十年之後,他們在夢境之中老死,直接進入了Limbo。在Limbo之中,茉兒迷失了,她認為這就是現實,不想回到現實世界。但是柯布卻思念孩子,想回到現實。為了說服茉兒,柯布在這裡第一次嘗試了‘inception’,讓茉兒相信:這是一個夢境,只有死亡才能夠脫離。他成功了。”說到這裡,克里斯托弗·諾蘭停頓了一下,似乎腦海裡在思考著這個故事的深層意義。
高宇接過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話頭,接著說了下去,“他們一起臥軌自殺了,回到了現實。但茉兒依舊不相信這就是現實,反而覺得這是夢境。於是,她自殺了,就為了能夠回到她所認為的‘現實’——即美好的夢境之中。”
克里斯托弗·諾蘭沒有說話,不過從他的眼神裡還是可以知道,高宇說的沒錯。高宇也沒有再接著說下去,這段故事,也是男主角柯布情感的來源,柯布的“Inception”雖然成功地把妻子帶回了現實,但同時這個思想的種子也長大了,讓茉兒再次選擇了自殺。這份內疚、悔恨、怨恨、悲痛、傷心,對於柯布的影響是巨大的。
沉默了一會之後,克里斯托弗·諾蘭笑了笑,“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還有第四層夢境,大家都以為只有三層夢境和Limbo。你居然可以看出有第四層夢境,很難得。”
高宇也回過神來,揮了揮手,“劇本里有很多地方都點出來啦。比如柯布和茉兒在第四層是白頭偕老的,但在Limbo裡臥軌時卻是年輕的;還有故事裡植入思想的物件在第三層受傷之後,柯布就是進入了第四層夢境,利用‘Kick’把目標帶回第三層的;還有最後,柯布從第四層專門進入了Limbo去拯救在第一層夢境就犧牲了的日本人齋藤。”
說到這,高宇抬頭看著諾蘭:“何況,我這樣的天才,怎麼可能看不出來,你說是吧?!”
高宇的話讓克里斯托弗·諾蘭有些無語的點點頭,這個傢伙還真是不能誇啊,不過還是肯定的點了點頭。
“但是諾蘭,我覺得你對柯布的情節線索是完善了,可對於他情感的變化還是不夠到位。他內心的錯雜,以及最後在第四層夢境中再次和茉兒對峙的時候,情感的走向還不夠細膩。”高宇顯然還有自己的看法。
高宇的話迅速吸引了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注意,對於大製作的電影來說,劇情和情感一向是硬傷,也是被詬病最多的地方。如果能夠把柯布的情感再豐富一些,對於這部電影來說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我覺得,你應該把回家的概念貫穿整部電影,突出柯布想回家的心情,想和兒女團圓的心情,那這個男人對於愛情對於親情的留戀放大。”
“哦,你覺得應該怎麼做?”克里斯托弗·諾蘭眼神裡興奮的光芒又再次閃爍了起來。
這兩個男人一聊起來,就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有時候,兩個人像孩子一樣地爭執,即使被周圍的人注目也不在乎;有時候,兩個人又默契地像一對摯友,每一句話都可以引起對方的共鳴。
克里斯托弗·諾蘭對於夢境的主題很早就有了興趣,尤其是對於存在於清醒的世界和夢境人生之間的那種關係。這才有了柯布和茉兒的故事。但同時,他又覺得夢境產生的想象空間是非凡的、是無限的,而這種意識形態製造出來的東西,如果在大螢幕上展現出來,又會是什麼樣的,這才有了‘inception’這個故事的雛形。
而對於這個故事最為重要的,無疑就是夢境分享這個事實了,只有夢境被分享了,所有故事——包括柯布和茉兒的故事、之後‘inception’的故事才可能發生。而在那種潛意識的狀態裡,一個人最深層,最珍貴的秘密卻一覽無遺,也就有了盜取思想和植入思想的概念。
“諾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