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2 頁)
程寧的臉上就像是水面上的水黽一下子彈走後出現的細微擴散開的水紋,但那種波動很快就消失恢復平靜了,她抽手出來挽住揭文的胳膊,&ldo;沒什麼啦,今晚太吃驚了腦子都呆掉了。&rdo;
熟悉的程寧終於又回來了。揭文看著她嘴角的微笑,再次感覺到心滿意足。
☆、第二十一章
勞動節放假的時候一大早李彩玲又跑了一趟歸東村,大海撈針似的找了一天,依舊一無所獲。跟那個小商店的老闆娘已經很熟悉了,到下午李彩玲放棄了漫無目的的尋找,跑到老闆娘這裡休息。這一次對於這條線路已經很熟悉了,李彩玲伸著雙腿坐在一把木椅子上搖著蒲扇,跟老闆娘隨意的扯著話題。
老闆娘說她這樣找人無論再來幾次也找不到的,李彩玲嘆了口氣說自己也知道,這不是完全沒辦法的辦法嘛。
你問問是那個人是哪個組的叫啥名兒,或者組裡有啥特殊建築的,好找。老闆娘建議她。
可我知道的訊息確實太少了,李彩玲默默在心裡說。她除了那個滷菜店和揭文的那篇文章之外,她就什麼訊息來源都沒有了。要不要我明天重新去問問滷菜店?李彩玲想找尋程寧在這裡生活的蹤跡。
李彩玲看著門口的公路,上面時不時的有三蹦子路過問她走不走,她的確不像是村裡的人。李彩玲再次擺擺手,靠著椅背輕輕的前後搖晃著,天氣不算冷也不算熱,正是穿著短袖嫌冷長袖嫌熱的階段,李彩玲無意識的搖著自己手裡的蒲扇,思緒卻正在激烈的尋找著問題的出路,旁邊商店裡有一個帶著草帽穿著背心的瘦小的男人過來買煙,老闆娘熟稔地跟他打著招呼,門口有兩個小孩捏著竹蟲跑了過去,笑聲因急促的腳步而變得斷斷續續的。
怎麼從程寧身上挖掘出過去,這件事已進入了死衚衕,李彩玲在這裡來了兩次,兩次都進入程寧讀過的小學苦苦搜尋,可真的一點痕跡都沒有尋找到‐‐是不是這個行為一開始就是沒用的?
李彩玲的腦子裡突然冒出這樣的念頭,自己是不是思想太理所當然了,所以忽略了很多其他的東西?的確,程寧無疑在歸東村呆過一段時間,至少她6年的小學生涯是在這裡度過的,自己也正是因為相信她在這裡呆的時間久,才確信她會留下一些痕跡,而這種相信卻沒給自己帶來任何東西。
李彩玲又回想起揭文的話來,揭文說他只來過一次,所以自己理所當然的也就認為他於此地留下的痕跡就少,這樣的想法是不是也是片面的?
再一次,李彩玲再一次的回想著揭文那篇作文裡的內容。第一遍確實沒發現什麼內容,也許是因為自己苦尋一天實在是有些心浮氣躁,回學校後再去圖書館借到原文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推敲,也許總能找到點什麼。
這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了,李彩玲有些不太確定的嘆了口氣。
放假到學校後,李彩玲又跑去了圖書館。她將校友集小心翼翼的放到桌子上,翻到揭文的那一篇,拿出準備好的紙筆,在心裡下了壯士斷腕的決心。
李彩玲在心裡默唸著,一切細節都要記下來……一切……一切……
她的目光落在第一行上,一邊看一邊做著筆記:下雨天連成一排的院裡飛的很低的蜻蜓、參天的香樟樹、竹子上捉到的可以吃的竹甲蟲、小溪石頭下的螃蟹……李彩玲自己記的都沒有信心,但她還是摒棄雜念老老實實將所有的常見的不常見的都記在紙上,因為這是她最後能把握的線索。
還有整整一個多月才到端午節的假期,李彩玲等不及這麼久,思考著怎麼才能提前再去歸東村再去一次,她只能想到每週星期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