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朝堂發難(第2/2 頁)
些難以防備。
“朕聽聞蘇州知府徐贊,尚有賢名,怎麼會單列於名單之上?”
楊廷和聽聞此言眼前一亮,但他心念轉過,看了看金臺上神情冷峻的朱厚璁,心情又沉了幾分。
他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打算,放棄一些無足輕重的棋子做吏治改革的祭品。
故意放出一些高位的人魚目混珠,再趁機除去政敵。
這樣既留了陛下的面子,又給了內閣交代。
放棄一部分人,擺脫掉了內部尾大甩不掉的局面,再借此剷除對手,計策不可謂不妙,一舉多得!
好在皇帝站在了他們這邊,話裡給出了暗示。
戶部尚書楊潭倒吸一口冷氣,頭重重地磕在地上。
他實在不能明白,為什麼過去的興獻王世子如今的陛下,竟然能如此洞若觀火訊息靈敏,這背後的資訊讓他不由得悚然一驚。
“臣有罪,疏忽大意,沒有仔細辨認下方傳來的資訊,實在有負天恩”
朱厚璁隨意自然的言道:“疏忽大意?事關國事豈能如此草率,罷去楊潭戶部尚書之職。”
話音剛落,楊廷和精神一震。
他沉聲道:“陛下聖明!”,隨即長生一揖。
幾位閣老見狀,也紛紛出言附和。
順勢大殿內眾人對楊潭口誅筆伐。
其中很大一部分,還是他之前的“黨羽”。
他臉色煞白,在這個皇權如天的時代,失了勢的自己,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
即使,他面對的是剛登基的少年天子。
楊潭渾身的精氣神一下就垮了下去,但心裡仍存有一絲僥倖,陛下並沒有對他痛下殺手。
但皇帝放過了他,並不意味著被他擺了一手的內閣願意放過他。
蔣冕神情冷漠道:“陛下,楊潭罔顧聖意,有負社稷,借改革之名行伐異之舉,罪不容赦,請陛下重罰!”
隨即跪了下去,旁邊的三位大學士也一起連同跪了下去。
四位大學士一跪,整個朝堂之上就沒有站著的人了,當然皇帝是坐著的。
朱厚熜目光幽深,言道:“朕初登大寶,當廣佈仁善,念楊潭為政有功,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革去一切職務貶為庶人,發往努兒幹都司!”
努爾幹都司在今天的黑龍江地區,為苦寒之地,很適合發配犯人。
清朝為了撇清和明朝的關係,沒有提及明朝的疆域到達努爾幹都司,但大量史料證明,明朝確實在那裡設定了控制東北的機構。
大殿之上,眾人山呼“陛下聖明!”
楊潭心如死灰,被禁軍拖出大殿。
朝堂鬥爭就是如此的殘酷,看得見的是唇槍舌戰,看不見的是博弈權謀。
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一旦下注就要做好身首異處的準備。
剛剛高高在上的戶部尚書,現在就成了命如草芥的庶民,不禁讓人唏噓萬分。
但即便如此,兵部尚書王瓊依舊站了出來:“陛下,諸位大人,吏治改革利國利民,但究竟如何施行,卻需要細細斟酌,萬萬不能粗枝大葉!”
但出乎他的意料,緊接著禮部侍郎王瓚跳了出來:“陛下,臣對於改革贊同萬分,但諸位閣老不曾體察民情,竟一下子裁撤鎮守太監、錦衣衛、違背大行皇帝之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