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兵發鴨江(第2/2 頁)
確實,如果當時守荊州的不是關羽而是諸葛亮的話確實很可能不會丟掉荊州,套到現在此時確實很合適。
時候也不早了,金聖賢便勸易清山快些上路,易清山點點頭表示讓大家保重,便揮動馬鞭驅使馬兒前進。
接著易清山一聲令下,義軍騎兵胯下馬兒的馬蹄開始擺動,騎在上面的主人也有規律的搖擺起來。
好不容易才落下的黃沙再次漫起,遮天蔽日如同日全食,即便是寒冷的冬季也壓制不住這股勢頭。
太陽落下了又升起,月亮升起了又落下。
七八天便這麼過去了,義軍騎兵也來到了鴨綠江邊,只是淘淘江水抵擋住了馬兒的腳步,令馬兒忍不住低頭喝水。
也不怪義軍騎兵超出時間預算,為了防止馬兒半道累死只得走走停停,餓了還得尋找些營養豐富的草餵養。
“哎,江水攔路,這該如何是好?”姚義平嘆道。
易清山笑道:“去附近村莊徵調來幾十艘漁船,等那一小部分人過河後,便讓他們去對岸搶一些大船便是。”
義軍騎兵果然照辦,姚義平先是帶領騎兵團從附近的幾個村子徵調來了數十艘小漁船,然後自己先帶五十人過河。
待人和馬匹分別過了河,便四散去各地徵集當地漁民們的捕魚船,之後又在姚義平的授意下攻佔了一個小碼頭,竟在裡面發現了幾首大船。
這種大船看起來十分平整,船艙也分作好幾層,如果擠一擠的話一艘船一次能容納五百人,總共有三艘這樣的船。
姚義平帶人幹掉碼頭的守衛後便挾持了船長和幾名水手駕船。
朝鮮水手們雖然聽不懂姚義平等人說的話,但姚義平連說帶比劃,再加上旁邊幾名義軍士兵用黑洞洞的槍口指著他,還是被迫明白了義軍的意思。
只見幾艘大船揚帆朝著義軍方向駛來,眾人還以為是被朝鮮官府發現了,都紛紛將手中的火銃上膛。
這時船上的的姚義平大聲喊叫,易清山馬上聽出了這聲音是姚義平的,趕緊吩咐義軍士兵們放下火銃。
易清山大喜,馬上命令士兵們分乘大小船過河,廢了好大勁終於將一半的人馬運送了過來,而這時天已經黑了。
天黑渡河是絕對不可取的,於是暫時停止了運人工作,兩岸人馬便就地安營紮寨。
易清山也乘著船到達了彼岸,正想休息一下,可眼尖的他發現了一絲不尋常,不遠處有一點火光在閃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