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章 遭遇邊軍(第1/2 頁)
原來這些是朝鮮邊軍派來的斥候,上午姚義平等人四處徵用船隻的事情,正好被當地人告發官府了。
朝鮮官府對此肯定不在意,卻是被幾名陪縣令吃酒的邊軍將領給聽到了,邊軍將領又將這件事說給了上級,經過層層傳遞很快這件事便引起了邊軍統帥的注意。
邊軍統帥張金生是個講究人,聽說有人進犯邊境,這不是妥妥的軍功嗎,即使只是訛傳去看看情況也不虧。
張金生雖然出生於兩班貴族,家中卻是已經沒落了,他能做這個邊軍統帥也算是走了狗屎運靠中了科舉,又正好這個位置有空缺。
他在這個位置待了十多年,早就想升到京城裡做官,可一直苦惱沒有什麼大的功績,若是殺良冒功短時間倒好,時間一長肯定會暴露。
於是張金生便讓騎兵主帥曹中平去探明情況,而曹中平又派出了斥候隊長彭會資,彭會資只好帶了幾名斥候前往鴨綠江邊觀察情況。
當他們沿著鴨綠江巡視的時候,發現某處有大批軍隊在渡江,彭會資大驚失色連忙放回一名斥候回去通訊,而自己則留下來繼續監視敵人。
彭會資等人一直等到了天黑,而當他們想走的時候卻看到敵軍軍營內衝出了一隊騎兵,正是易清山等人,由於不知道敵軍實力只好打馬狂奔。
馬兒跑起來後,頓時空氣流動加快,斥候騎兵手中的火把便被這氣流給吹滅了,索性將火把給扔掉了。
這下就難辦了,沒了火光指引只能靠著微弱的月光追趕,但這樣的話即使追上了也很砍中敵人,幾人開始盤算還要不要追。
易清山心知這肯定是朝鮮國派來的哨探,要是不抓住的話怕是有大麻煩,因此特意囑託姚義平一定要逮住這幫傢伙。
姚義平連聲稱是,並且瘋狂地讓馬兒加速,眼看就要追上了,沒想到斥候騎兵身輕如燕,用更快的速度逃走了。
而斥候騎兵們就像是有預謀地一頭扎進了一片樹林裡,易清山等人不熟悉地形壓根不敢進森林,只得止步於此。
回去後易清山一直想著昨晚火光的事,但又沒有任何辦法,便只好通知士兵夜晚加強巡視,防止敵軍趁夜偷襲。
好在朝鮮軍隊動員能力不怎麼給力,直到第二天,義軍騎兵都全員過江,都快要走了的時候朝鮮的大軍才匆匆趕來。
朝鮮邊軍共有二十萬人左右,均勻的分佈在兩個道,其中兩個道所轄的兩個小道又均分了一下,因此總共有四個道。
而義軍此處遇到的乃是咸鏡道的北道邊軍,其統帥便是那位急切想要晉升的將領,此刻正騎於馬上打量著敵軍。
雖然朝鮮就巴掌大的地方,但動員能力實屬堪憂,一晚上過去再加上白天那麼久時間也就只能調來北道邊軍。
張金生此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哪裡是賊寇啊,分明是數萬人的大軍啊!
他本以為頂多是東北過來的數千流寇什麼的,他的想法是雖然蚊子很小,但好歹也是肉,這軍功不要白不要。
可如今看來來的怕不是大清的八旗天兵,他們個個騎著高頭大馬,手裡還都拿著火銃,就連漢城禁衛軍都沒這麼好的配置。
而兩萬名義軍騎兵剛好還都穿著臃腫的棉衣,從外面看來並不知道有沒有穿甲,這才沒讓義軍這幫“精銳之師”的身份穿幫。
光是在氣勢上便佔據了幾分優勢,這讓張金生遲遲不敢下令進攻,萬一打敗了這個責任他可承擔不起。
正在猶豫只見曹中平已經下令讓自己所轄的一萬騎兵開啟衝鋒,張金生直呼這曹中平真是傻蛋。
“曹中平,你怎麼這麼頭鐵思密達,你沒看到他們有那麼多火銃嗎。”張金生急得大聲喊道。
曹中平卻是擺擺手,“張大人,沒事思密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