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兵發鴨江(第1/2 頁)
“小小朝鮮國也敢不理我義軍?大哥,這必須去討個說法。”姚義平義憤填膺地說道。
“對,朝鮮國這樣讓我等情何以堪?”李拾壹握緊了拳頭。
金聖賢搖搖羽扇道:“若是看不起義軍倒也罷,怕就是朝鮮國跟清廷暗自勾結呀,因此必須先下手為強。”
於是金聖賢拿出精心準備的地圖給大家看,只見上面畫著很多勾勾圈圈,見眾人一臉蒙圈,便上手解釋道。
“我們先派遣兩萬騎兵從朝鮮東北部咸鏡道進入,沿途徵收當地百姓的物資,並迅速攻佔鏡城和咸興兩座首府,則咸鏡道唾手可得。”
金聖賢指著咸鏡道西南方的狹長地帶,興奮道:“此處連結著黃海道與江源道,距離朝鮮國首都漢城府不足百里。進可攻佔漢城府,退可與其談判。”
易清山這時問道:“騎兵確實迅猛,不過敵人萬一堅守不出,到時候拖個十天半個月清廷援軍都來了。”
金聖賢笑道:“就需要有人負責帶領三萬名步兵作為後隊稍後趕來。兩萬騎兵只是打頭陣,後面的三萬步兵才是攻城主力。”
易清山點點頭,“確實是個好辦法,五萬大軍出征,一萬人留守在寧古塔。大軍在外以戰養戰卻是減少了糧食消耗。”
李拾壹聞言連忙主動請纓道:“這率領後隊的任務便交給我吧,保證三萬名士兵完完整整地帶過來。”
金聖賢連連誇讚道:“好好,在下最擔心的就是這後隊,只要後隊沒問題計劃就完成了一半。”
金聖賢頓了頓又補充道:“況且我看到府庫記憶體有幾十門神威無敵大將軍炮,這玩意裝滿火藥後威力十足,一炮能直接將城門給炸開。”
易清山也覺得這個計劃好像挑不出毛病,唯一的問題就是時間了。
朝鮮國雖小,不過徒步行走的話怎麼也得走一個月才能到鴨綠江邊,到鏡城府估計得兩個月了。
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便是之前提到的強行軍,日行百里不在話下,而寧古塔距離鴨綠江也就兩千里路。
另外古代據說有千里馬能日行千里,要是真有這種馬兩天就到鴨綠江了。別說是上陣殺敵了,跑得太快根本砍不到人,就像玩遊戲把靈敏度調到最高一樣。
如果是用強行軍步行二十天就走到了,要是換做騎兵便可日行三百里,就只要六天就能趕到。
不要小看了義軍士兵,經過長時間的拉練義軍士兵的體能蹭蹭往上漲,再加上食物充足後便基本沒什麼問題了。
於是說幹就幹,眾人先是叫廚子大辦宴席讓將士們好好地補充一下營養,然後又吩咐士兵們趕緊收拾東西,明天準備出發。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士兵們便吃得肚子溜圓,體力值瞬間恢復滿格。
易清山便從這六萬名士兵中挑選了兩萬名會騎馬的作為先行部隊的騎兵,他們則由易清山親自率領。
由於義軍有意識地教士兵火銃的原因,士兵們基本上個個都會用火銃,只是精度堪憂而已,不過數量一上來倒是沒什麼大礙。
一支火槍騎兵隊便組建完成。
到了第二天早上。大軍集結在寧古塔城外,而伴隨著的是漫天的黃沙在肆意飛舞。
寧古塔城內大部分的戰馬都被拉了過來,上面騎乘的都是英勇的義軍戰士,手裡正端著一把殺氣凌人的火銃。
而在隊伍後面的則是數百輛的馬車,他們大部分都是義軍騎兵所需的軍糧,另外一部分則是笨重的大炮。
李拾壹等人也帶著義軍士兵來迎送,他們也會在次日出發前往朝鮮,而金聖賢則是很雞賊地留下來守寧古塔城。
眾人雖然有怨言,不過金聖賢卻義正言辭地狡辯,還拿出了大意失荊州案例說不該讓武將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