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治理當地(第1/2 頁)
汪清縣的汪清”源於滿語(女真語)本音“旺欽”,意思為“堡壘”,在康熙二十一年時乃是一座堡,但因為劇情需要升級為縣城。
另外雍正二年又下令除邊區無州縣可歸之衛所及漕運衛所外,其餘內地所有衛所,皆歸併於州縣。
到了雍正五年,全國一共有衛78個,所39個,咸豐以後河運漕糧不斷改為海運清運衛所,並且也在不斷裁汰,到了光緒二十八年全部廢除。
血戰過後,義軍終於佔領了這座易守難攻的城池,數千名義軍將士興奮地湧入城中,而大街上卻不見一名行人。
城內百姓都以為縣城被賊寇攻佔了,紛紛躲在家裡不敢出門,甚至有幾人看到義軍就像看到黑白無常索命似的,飛一般地跑了。
這還是鍾公佩宣傳的結果,他一直告訴百姓城外的是凶神惡煞的土匪,若是城破必會進來屠殺百姓,並且讓年輕人上城參與防守。
易小龍哪能不明白鍾公佩的奸計,馬上召集全體將士開會,要宣佈在城內駐紮的注意事項。
他站於城樓上,大聲喊道:“義軍將士們,經過你們的浴血奮戰,終於拿下了汪清縣!但是我們還沒有推翻韃子的統治!這是我們奪得的第一座城,但絕不是最後一座!”
城下將士們也很合時宜地高呼起來。
“殺韃子!”
“殺韃子!”
“殺韃子!”
易小龍的聲音再次響起,“我知道有些人想著進城了就能搶錢搶女人,這裡我要鄭重說明一下,我們不是土匪!進城後不得劫掠!”
接著拔出劍道:“我們是殺韃子的義軍,不能像土匪一樣沒有規矩,誰敢擾民,我就用這把劍親手砍下他的腦袋!”
這話一說完,人群中便炸開了鍋,特別是那夥剛剛才歸順的土匪,都開始質疑這軍規是不是太嚴厲,簡直不給人活路。
易小龍目光如炬道:“哼!誰有意見?儘管說來!”
他話剛一說完,人群中頓時鴉雀無聲。
見沒人說話,他便道:“怎麼都不說話了?既然如此那便是都沒意見了?那好,李拾壹,你去命人張榜帖文,城內但凡有擾民者儘可來縣衙告狀。”
易小龍頓了頓說道:“全軍等會退出城外,晚上在城外駐紮。”
李拾壹卻詫異道:“我們不擾民便是,將士們苦戰幾日,在城內休息不好,為啥非要到城外?”
易小龍卻搖搖頭道:“我們人太多了,難免會影響到城內百姓,況且這縣城實在太小,也容納不下這麼多人,不如在城外駐紮。”
李拾壹恍然大悟道:“哦,原來如此,是我誤會小龍哥了!”
易小龍笑道:“哪裡的話,隨我一塊去到縣衙吧,我倒要看看這縣衙裡是個什麼情況。”
二人左拐右拐來到了縣衙門口,確見一幫衙役站在門口迎接他們。
為首的一人見易小龍到來,趕忙上來點頭哈腰道:“大王終於來了,小兒乃是汪清縣主簿,我等已經恭候多久了,府庫內錢糧已經清點出來了,大王隨時可以取走。”說著便遞給易小龍一張清單。
看來這鐘公佩的宣傳做的很好,義軍們“賊寇”的身份已經深入人心,連縣衙主簿都一口一口大王地叫,不知道的還真以為他是山大王呢。
易小龍隨手拿來看了看,上面寫著汪清縣共人口6469戶,15376人,共有糧有5864石,銀有1593兩,還有鐵和布帛等就沒細看了。
他心想偌大一個縣城府庫怎麼能這麼窮呢,不說十萬八萬的,一萬兩白銀總該有吧,可事實上只有一千多兩。
易小龍皺著眉頭道:“別的我且不說,但這銀子怎麼才一千多兩,莫不是你等貪汙了?”
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