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舊友生隙(3000)(第1/3 頁)
桓熙一席話,簡直說到了桓溫的心坎上,使他大感欣慰。
起初,桓溫攜滅國之威回到荊州,固然恐嚇住了朝臣,可他的家庭地位依舊沒有提高。
在司馬興男面前,始終是個弟弟。
司馬興男並非全無倚仗,以前是靠著長公主的身份,如今則有桓熙替她掙臉。
此前,桓溫試探性地向司馬興男提出想要納妾,被司馬興男的斷然拒絕,桓溫氣不過,怒道:
“我能滅國,卻不能納妾!”
司馬興男針鋒相對:
“老奴,沒有我兒,你得不了益州!安敢獨據伐蜀之功!”
曹操能殺許攸,但桓溫卻拿司馬興男沒有辦法。
桓熙所言,也並非是糊弄桓溫,而是出自真情實意。
以曹魏篡漢舉例,後人皆罵曹丕,可誰又因此罵過曹叡。
天塌了,有高個子頂著,父愛如山,有桓溫這座高山在,國賊的罵名,怎麼也不能落到桓熙的頭上。
指不定將來,桓熙為了一個好名聲,還得裝模作樣的保護褚太后與小皇帝,使她們孤兒寡母不受桓溫迫害。
當桓溫篡位以後,桓熙這位東晉最後的忠臣,即使滿心不願,也只得迫於無奈,坐上儲君之位。
至於桓溫的名聲,就不是桓熙所要考慮的了。
有司馬興男、桓熙這對賢妻孝子,桓溫的家庭也算是幸福美滿了。
桓熙出門之後,徑直去尋郗超,讓他前往桓溫的書房,桓溫雖然清楚郗超的才能,但還是想要與他促膝長談一番。
而桓熙沒有留在家中,他又不喜歡ntr,自然不願意坐在一旁,看著自己心腹與父親相談甚歡的模樣。
桓熙盯著月色來到謝府。
不同於早前的親密無間,謝奕對待桓家父子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桓熙未婚納妾,也有桓溫與朝廷的對立,以及謝奕夾在二者之間的尷尬處境。
當然,最重要的是謝奕在政治上的失意。
謝奕貴為司馬,又是桓溫的摯友,兒女親家,不曾追隨桓溫入蜀,按理來說,留守後方之人,非謝奕莫屬。
然而桓溫卻以庾亮、庾翼的舊部範汪為留事,加撫督梁州四郡諸軍事,委以後方軍政大權。
說到底,還是桓溫不信任謝奕,他以謝奕為司馬,更像是拉謝家為盟。
這讓謝奕對二人之間的友誼也產生了懷疑,不由大失所望。
因此,今夜桓熙登門,謝奕並沒有給他好臉色看。
桓熙知道其中原因,若不是為了商量婚事,他也不想來這裡看人臭臉。
“嶽翁”
桓熙剛開口,就被謝奕打斷:
“你與令姜尚未完婚,老夫不敢受此稱呼。”
桓熙一怔,隨即接話道:
“小子此來,正是想要請示謝公,希望能將令姜接來江陵,與之成親。”
他如今年滿十七,謝道韞也十六歲了,這個年紀結婚,剛好合適。
然而謝奕卻搖頭道:
“此事為時尚早,且過幾年再說。”
桓熙看穿謝奕如今有了悔意,想將這樁婚事拖黃。
他能夠理解謝奕心懷怨恨,但不肯放任他攪合了自己的婚事,桓熙不再與他商量,當即告辭,準備另想法子,繞過謝奕。
與謝奕不同,謝母的態度可要和善許多。
如今天下人誰不知道桓家父子權勢滔天,謝奕為了自己的喜憎與桓家交惡。
將來謝道韞嫁入桓家,只怕會受父親的連累,被公婆不喜,為丈夫所憎。
謝母將桓熙送出門,替謝奕致歉,桓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