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秦良玉遊歷記(第1/2 頁)
嶺南。
一名身著青色織錦褙子.頭上挽著圓髻的雄壯老太太行走在府城的街道之上,周圍來往人群熙熙攘攘.極其熱鬧。
此人正是前大明二品誥命夫人.兼都督同知秦良玉。
石柱白桿兵戰敗之後,主帥馬承麟母子皆被擒住,前者遂被髮往鎮安戰俘營勞動改造,而大將軍徐晉念這秦老夫人年歲已高,一生赤誠,便網開了一面,限制了她的自由。
這老太太可在專人的監視下.於一定的範圍內活動,原則上只要不出廣西基本上沒人管她。
石柱馬家向來對大明甚為忠心,這秦良玉也能看出來徐賊欲招攬她們母子,但忠貞如她又怎會委身事賊呢。
戰敗之後,她心中自是煩悶不堪,天生又是個閒不下來的人,於是這段時間便陸續遊歷了梧州.南寧二地。
說到這南寧,經過保鄉軍的大力發展之後,其商業之繁榮更甚從前,亦是嶺南的絲.布生產重地和貨物運轉中心。
保鄉軍最早與夷人展開貿易的地方是裴山縣,但以此地之小顯然無法承載愈加巨大的貿易量,最終便由南寧接過了這杆旗幟。
原先的南部造船局也隨著搬遷,並從廣東那邊招攬了許多船匠,如今正在試製遠洋大船,預計不久之後將得以下水。
南寧的繁華給秦良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她看見碼頭上那堆積如山的貨物以及密密麻麻的夷人商船後,這老太太不由輕輕一嘆。
難怪,這嶺南保鄉軍的裝備能如此精良,與其相比的話,地方明軍簡直跟叫花子差不多。
說到底,還是一個“錢”字啊。
但這麼龐大的軍費究竟是怎麼收上來的,秦良玉還是有些疑惑,直到這天,她在碼頭默默觀察力工抗包之時,才真正見到了徐賊的榨錢手段。
那是一艘尋常的小船,剛一靠岸便有四名穿著圓領淄衣.戴著方帽的“酷吏”迎了上去。
“從哪來的?”
“船上裝的什麼東西?”
這些海關稅吏與各陸地商道處的城卡稅吏工作性質差不多,都是從商人的貨物上直接徵稅,根據所運輸的貨物價值不同,其徵繳的稅率也有一定浮動。
關卡稅如今成了嶺南商稅的主要方式,營業稅反倒成了補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後者太容易作假,賬目什麼真要一筆一筆審計起來.那個工作量大到令人髮指。
稅務部門也不可能給每家商戶都派一名稅吏,啥也不幹就盯著每筆交易吧。
這小船的船主是一名身材矮小.裝扮普通的中年男人,面相極為老實,一下船便朝那幾個稅吏滿臉堆笑的迎了上去。
“回大人們的話,小的是打南洋而來,這船上裝的都是些土貨。”
“哦?”
秦良玉眉頭一緊,清晰的看見,那幾個酷吏一聽“土貨”二字,眼珠子都亮了,她十分同情那名老實巴交的船主,心道此人肯定要被榨的渣都不剩。
徐賊以此種卑鄙無恥的手段來榨取民脂民膏,難怪能武裝這麼龐大的精銳軍隊。
一番查驗過後,領頭的酷吏撥起算盤劈里啪啦了一陣,對著那點頭哈腰的船主不假思索道:
“關稅共四十二元零一百三十一文。”
一聽這話,秦良玉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那麼小的一艘船竟然收這麼多的稅銀,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可誰曾想,那船主聞言卻一點也不慌,而是笑眯眯的數出一枚枚銀元如數奉上,臨了還不忘向各位爺道聲辛苦。
此等奇景讓秦良玉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她便趁著酷吏離去之時,來到了那正指揮力工卸貨的船主面前。
“交這麼多的稅銀,汝還有活路?”
那船主正在罵罵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