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1/2 頁)
屏氣凝神的輕步踏入寬敞肅穆的宣室,譚璇只在進殿的那一刻慌忙平視了前方視野,而後恭謹低首垂眸走到御案前方叩拜行禮。
元慶帝聲音尚算平和的俯首說了句平身後,在奏摺上勾劃幾筆,置御案一旁方抬起頭,掃視躬身低首的譚璇一眼,語氣隨意道:「朕記得李愛卿曾不止一次提起過譚編修於算術一途頗為精通。」
世人常說上位者的氣場,此刻譚璇切實的感受到了,皇帝只輕輕瞥一眼,已讓他如萬鈞壓身,「回稟陛下,相較於詩賦,臣於算術確實要好上不少。若說精通倒是李大人抬愛了。」
來不及過多思量,只能儘量把握好說話的分寸。
「哈哈……你倒是實誠。」元慶帝心中的因方才奏摺上的內容引起的焦躁淡下去兩分。
微微放鬆端直的龍軀,稍稍靠在御座上,「朕來問你,閩地北疆已歸復我華朝四年之久,免徵賦稅三年,可從今歲情形來看,稅收並不盡如人意,你且說來看看?」
原本以為皇上召他,是讓用算術知識為其侍講戶部整理過的稅收檔案中存有疑惑的地方,沒想到他老人家竟然丟擲帶有策論性質的問題。
陛下,您也太心急了,才短短三年時間就想讓飽經戰亂的閩北兩地,成為如江南諸府一般的富庶之地?
當然是不可能的,不過這種話只能在心裡吐槽吐槽,若說出來,分分鐘掉腦袋,哪個皇帝不想打造一個盛世之景,小小臣子竟膽大包天去質疑。
「稟聖上,閩地與北疆飽受賊人摧殘幾十載,蒙天地之恩歸復我大華,幸得皇上聖明施以仁政,輕徭役薄賦稅,兩地百姓才過上正經日子。」
恩,先誇讚一番準沒錯,不過皇帝讓自己來絕不是光聽馬屁話的。
「微臣經卷集所查,閩地雖轄區遼闊,但山脈遍地縱橫氣候惡劣,農田常受海風暴雨侵襲,土地所產勉強夠百姓餬口裹腹,今歲徵役自然看著不樂觀;與閩地相比北疆情況更差,邊疆匪賊環視,土地鹽鹼貧瘠……」譚璇順著思路講的酣暢淋漓,娓娓道完,竟有些口乾舌燥,可卻不見皇帝接話。
「以卿之見呢?」好半晌,皇帝問出今晚侍講的最關鍵一點。
「微臣拙見,理當因地制宜。」
……
譚璇從御書房出來醜時已過,竟講了整整一個時辰,之前打聽過其它同僚好像就數自己的時間最長,他說得暢快,只是不知皇上體驗如何,早知收斂些,萬一聖上覺得他太誇誇其談呢。
出了皇城,才敢搓搓凍僵的雙手和沒有知覺的耳朵,朝車燈籠上寫著『譚』字的馬車飛快走去。
明日就小年了,哦,不對,今日是小年,慶幸可以休沐一日,不然還得卯時爬起來應卯。
嗯,念在這次回去那麼晚,應該可以睡個懶覺了吧,錦姐姐肯定會允諾的。
第75章
北地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又稱灶王節, 掃灶祭灶神。
譚璇一覺睡到自然醒, 枕邊空無一人,房中沉靜的連院中僕從腳步聲都能聽得到, 扒開床幔天光大亮。
穿好明錦已為他準備好的搭在檀木衣架上藏藍色新棉衫,神清氣爽的走出臥室穿過小書房, 推門,暖洋洋的光幕撲面而來。
「天兒真好!」仰頭,天空明淨如洗,深吸一口氣通體舒暢, 譚璇忍不住感慨。
「老爺起了!」內院中各司其職的僕婢瞅見他,紛紛躬身打招呼, 貼身伺候的丫鬟早已到灶房為其準備飯食。
環顧一圈沒找見明錦,譚璇疑惑的問道:「夫人呢?」
「夫人在灶房盯著呢!」提著食盒過來的依夏眉眼染笑的應他。
聞言,譚璇恍然記起京都年節時,走親訪友有互贈年貨的習俗,各家各戶將糕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