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ldo;嗯。&rdo;秦王點點頭,&ldo;那就按相國之法行新政吧。&rdo;&ldo;大王,不可啊,強軍才為秦國之本,秦國憑著軍事實力才能征服其他國家。六國之人,魚龍混雜,反而會擾亂秦國啊!&rdo;嬴傒提出了反對。
&ldo;伯父多慮了,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動力,就按丞相所言,強軍的事先緩一緩,先以招納賢才,改革文治為主吧。&rdo;秦王咬了咬嘴唇說,現在的呂不韋已經權傾朝野,儘管他真的現在就想殺了他,不過現在的秦國,他怎麼能把握呢?現在他只有聽&ldo;仲父&rdo;的話,待自己真正有能力能控制這一切。
&ldo;大王,先王之法不能變啊,哪有君主會把國家委於外人的?如王不改變主意,臣老矣,請辭去。&rdo;嬴傒跪在地上勸諫道,&ldo;按臣所奏,六國的一些人就不應該來插手秦國的內政。&rdo;嬴傒暗示秦王不應該全聽外人的,今天這對宿敵似乎翻了臉,而秦王也必須在他們之中選擇一個。&ldo;請王慎重考慮。&rdo;嬴傒的幾個心腹大臣和支持者也出來勸道。
秦王政難為地看了幾眼呂不韋,丞相現在反而安靜地看著他們不說話了。&ldo;伯父,對不起了,但是現在子政真的很為難。&rdo;秦王嬴政看了下面的大臣一會兒,說:&ldo;伯父勞苦功高,確實應該頤養天年了,其餘愛卿覺得自己已經為秦國做了一輩子事的,寡人同準辭去。&rdo;似乎晴天霹靂,嬴傒難以置信地看著嬴政,這個年輕的秦王,可是他終於接受了,&ldo;謝大王。&rdo;他整理了綬帶,放下圭臬,慢慢地穿過眾人詫異的目光,仰著頭走了出去,這是他最後的尊嚴了。
&ldo;還有誰?&rdo;秦王嚴厲地問。幾個人跟著嬴傒走了,絕多數大臣留了下來,朝廷又是一片寂靜,沒有人想到新王第一天臨朝是這番光景,幾個老臣就被這樣送回了家,難道呂不韋真的已經權傾朝野?眾人只有唯唯諾諾了。
嬴政在嬴傒離開時,其實已緊握拳頭,當他鬆開時,手已經被汗水沁濕了。&ldo;相國,請繼續吧。&rdo;他故作輕鬆,不想讓其他人看出來,否則前功盡棄,這就是忍耐。事實證明在朝廷上除了呂不韋沒有一個人能做他的師父,而他現在必須依靠他才能穩住局勢。
&ldo;接下來是人事安排。大王已經擬好了奏書。請奉常宣佈吧。&rdo;於是奉常宣佈了各官職的大臣,大多數大臣的職位不變,任命蒙驁為上將軍,王齕為左將軍,麃公為右將軍,三位秦國最有經驗的大將管理秦國的軍隊,分別負責不同方向的軍事行動,不過嬴傒和其他幾位執政大臣的職位空了,秦王政按照呂不韋的意思補了幾個職位,嬴政留意了一下,似乎一大半都是楚國人。關於嬴傒,秦王說:&ldo;伯父為宗室最重要的執政大臣,先祖父之長公子,朝中暫無人能代,先空缺無妨,待賢者來棲。&rdo;呂不韋表示贊同。
接下來便是其他瑣碎的政事了,各大臣各司其職,報告事情,呂不韋一一處理,秦王暗暗觀察,記下他處理事情的方式。雖然恨他,但是一定要學他是怎麼做的。到最後,按流程應是君主散會下朝了,秦王政正想總結下朝,突然呂不韋說:&ldo;臣有一事稟告。&rdo;&ldo;相國請說。&rdo;
&ldo;這件事也許是私事,大王還沒有給公子成嶠安排。&rdo;呂不韋說。公子成嶠站了出來,他也如秦王政,一身重孝,眼睛紅腫,顯然是哭過了,雖然一聽到父王病逝的訊息就立馬回來了,不過待他從軍中回來,只能見到冰冷的靈柩了。連父王最後一面也沒見到。&ldo;謝大王與相國關心了,成嶠只願一直為父王守靈,長伴父王左右盡未盡之孝。&rdo;成嶠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