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5 頁)
自古以來,贛州俗雜風殊,質而少文。地偏俗樸,多出武夫勁卒。居民伉健,嗜勇好鬥;
下官查過贛州府志,宋元時期,贛州府共發生較大規模的動亂62次,因贛州境內多山,動亂初期往往難以剿滅,因此動亂規模往往發展得很大,動輒涉及多省,人數上萬甚至十萬之眾。
自本朝以來,波及贛州府治贛縣地區的較大動亂就有14起,整個贛南地區多達102起;可見此地民風何等彪悍好鬥。面對這樣複雜的地形,好鬥成風的民情,一味採取軍事手段是難以剿滅叛亂的。”
秦牧列出如此詳實的資料,令楊廷麟暗暗驚詫,也讓他對秦牧接下來的策略充滿了期待,他舉杯敬了秦牧一杯,才說道:“秦知縣所言甚有見地,那麼如何剿滅眼下的叛亂,想必秦大人胸中也定有成竹吧?”
“知府大人過獎了,胸有成竹不敢說,只有一二淺見供知府大人參考。”
“秦大人不妨直言。”
“軍事方面,匪首馬永貞與顧憲成理念不同,咱們不妨分而化之,在我看來,顧憲成一路叛軍雖然聲勢浩大,反而容易應付;
倒是馬永貞此人頗有些謀略,所過之處紀律也比較嚴明,沒有肆意流毒百姓,很得百姓的支援,這一路叛軍人數雖不多,要想剿滅反而不容易。下官的意思是,對馬永貞最好是以招撫為主。”
“招撫?”
“不錯,贛州多山,象馬永貞這樣的人,一但躲入山區,就算朝廷派來十萬大軍,也難以在短期剿滅。招撫無疑是最為合算的,據我所知,馬永貞為人頗為仗義,當初是為了幫朋友還高利貸,被會昌千戶所千戶逼得家破人亡,才殺官造反的。這樣的人,一但接受招撫之後,便不容易再反。不過如今其已成勢,想要成功招撫他,沒有個千戶的官職,只怕不行,這一點知府大人須有個準備才行。”
對於招撫,楊廷麟是很贊同的,畢竟現在贛州岌岌可危,能不能保住府城還成問題,若能招撫那是再好不過。
“好,本官立即上書朝廷,不過要等到朝廷答覆,只怕”
“知府大人,這就是我開始要你獨攬事權的原因之一,當此之時,已經來不及等朝廷回覆了,知府大人必須有先斬後奏的果決,招撫條件不防先答應下來。”
“沒有朝廷的首肯,只怕馬永貞未必能信得過本官啊!”
“這就要知府大人拿出點誠意來了。”
“誠意?”
秦牧點頭道:“而且光有誠意還不夠,一味施恩,而無威以加,要想招撫馬永貞只怕也不行。”
“秦大人的意思是?”
***
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026章 朱騰戰死
***
“殺雞儆猴。”
秦牧淡淡地說出這四個字,神態之中充滿了自信的味道。
楊廷麟略一沉思後問道:“秦大人自信能迅速剿滅顧憲成?”
“迅速剿滅不容易,但迅速擊敗他,把他打回原形則不難,當然,這需要贛州上下全力支援才行。”
楊廷麟下意識地上下掃了秦牧一眼,似乎在判斷他這句話的可靠性,秦牧從南昌一路過來,剿滅了近十股山賊,從這一點上說,他具備了說這句話的資格,若是得到贛州上下全力支援,他能擊敗顧憲成倒是有可能的。
按秦牧的意思,無非是趁叛軍兵分兩路之機,先擊敗顧憲成這一路,起個殺一儆百的作用,再挾大勝之威,招撫馬永貞。
本來千頭萬緒零亂不堪的的事情,經秦牧列出處理方案之後,就顯得條理分明多了,至少沒有了那種狗啃烏龜,無從下嘴的感覺。
光是這一點,就令楊廷麟對他刮目相看,這樣的人,竟然三試不第,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