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於海洋生態(第4/11 頁)
向昏暗無光的深處行去。
它們是燈籠魚,在深海活躍的常客。
讓我們跟隨魚群的腳步,下潛到一千米以下的寂靜海域——這裡的水溫只有四攝氏度,水壓是水面的一百倍。黃昏區的微弱亮光都無法跨越如此距離,相隨的只有無邊黑暗。
在“午夜區”,包括燈籠魚在內的許多寶可夢都會使用光來互相交流。或許這才是這個星球上最常用的溝通方式,而我們人類對此幾乎毫無瞭解。弱小的寶可夢透過光來互通心意、達成團隊合作,強大的寶可夢則用光吸引好奇的獵物成為自己的盤中餐。
電燈怪正是出色的獵手之一。它們有“深海之星”之稱,令人眩暈的刺眼光線和強烈電擊是它的殺手鐧。海底的海星星與寶石海星若被這種危險的光芒吸引,多半會葬身於電燈怪腹中——只是在食物貧乏的深海,想要獨享一頓美餐並不容易。霓虹魚是電燈怪最大的對手,雙方時常為搶奪食物而發生激烈爭鬥,聰慧的寶石海星會抓住機會逃之夭夭。
戰鬥的聲響和血腥味偶爾會引來更強的敵人。胖嘟嘟和巨牙鯊,海中幾乎無可匹敵的惡魔。即使霓虹魚和電燈怪已經是經驗老練的獵手,遇到它們也只能狼狽逃竄,祈禱自己能勉強保住性命。
擁有長長觸手的章魚桶則依靠另一項武器捕獵——它全身遍佈靈敏的壓力感測器,能輕鬆捕捉到寶可夢的遊動,用帶吸盤的腳纏住獵物使其無法逃脫。攻擊一旦得手,它便會噴出漆黑的墨汁隱藏蹤跡,據說其中還隱藏著令最強壯的巨牙鯊都會喪失嗅覺的物質,使它得以矇蔽周圍的掠食者,防止食物遭到搶奪。
午夜區沒有風浪,再強大的颶風掀起的波濤都無法傳入千米深的海底。但是,這裡偶爾會“下雪”。
一場廝殺正在深海住民們的正上方發生。
吼鯨王和它的幼子在海中疾馳。它們遇到了最麻煩的對手——毒藻龍和破破舵輪。好奇的吼吼鯨想要品嚐海藻的味道,而經驗尚淺的母親沒有及時阻止它。當隱藏在海藻中的毒藻龍噴吐出漫天毒液,鯨群陷入了短暫的混亂,母子不幸與鯨群分散,只好孤身逃竄。
毒藻龍和破破舵輪並沒有吼鯨王那般長途游泳的耐久力,很難在馬拉松中勝出。因此,它們盯上了那個“累贅”——小小的吼吼鯨被母親揹負在背上,竭力跟上母親的步伐。但三小時過去,它終於筋疲力盡,無法再維持那樣的速度。
破破舵輪揮出沉重的船錨,遭受重擊的吼吼鯨慘叫不止。焦急的母親拼命想要為孩子擋下襲擊,但笨重的身軀根本難以與船錨抗衡。
幼鯨死去了,鮮血染紅了大海。心如死灰的母親在毒液與船錨的雙重襲擊下也很快步其後塵。兩位掠食者飽餐一頓,揚長而去。
在大海中,任何食物都不會被浪費。游泳速度極快的戽斗尖梭最先抵達,隨後趕到的是長翅鷗和大嘴鷗,鯊魚水母等掠食者也同樣不甘落後。鯨魚身上柔軟的脂肪被率先啃食,很快便失去浮力,沉入大海深處。
凋零的巨大生物為貧瘠的午夜區帶來了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成團的有機物飄落下來,為濾食性寶可夢帶來一場絕倫盛宴。而它們能吃掉的不足大雪的千分之一,大部分有機物最終都落到海床,日積月累形成深達1000米的淤泥,這片海中平原面積相當於地球表面積的一半。
鯨魚的屍體也緊隨其後。
擁有靈敏嗅覺的巨牙鯊察覺到了美餐的到來。鯨魚墜落到海床後25分鐘,第一隻巨牙鯊趕到,撕咬溢位的鮮血又吸引了更多同族。每一隻飢腸轆轆的巨牙鯊都不願意退讓,它們在對峙中爭相進食,甚至大打出手。三小時後,具甲武者出現,它用鋒利的爪子掀起漩渦以彰顯力量。酒足飯飽的巨牙鯊不願與之爭鬥,很快便消失無蹤。
短短一日過去,鯨屍已經被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