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海潮漲潮落(第1/2 頁)
此時,門開一瞬,李大人進,面色凝重。“宋大人,查得新線,恐擾破案。”
宋慶國於書房內端坐,手撫書案,心如焚火,窗外日影穿透欞窗,灑落一片斑駁陸離,似譏諷他力有未逮。聞及新息,心絃緊繃,事態竟比臆測更添幾分晦暗。
“叮鈴鈴——”傳呼聲驟起,擾亂思緒。拾起筒子,察其來處,左明之所喚,心生一絲期冀。
“左明,境況如何?”宋慶國盡力抑聲,求之泰然。
“宋大人,此事紛繁,頗為棘手。”左明之音透過筒子傳來,語帶無奈之意。
“棘手?”宋慶國神色微變,劍眉微蹙。
“吾等探得線索,事涉要員,其中利益糾纏難解。”左明言辭中隱現凝重,“更有那輿論之海潮漲潮落,愈演愈烈。”
“爾是言此事將波及我等於公事?”宋慶國聲稍提,心感悸動。
“確是如此,府衙內外,眾口紛紜,尤其是那異黨之人,蓄意煽風點火。”左明話語益發嚴峻,“愚建議亟開秘議,集諸司之長,謀應對之策。”
“吾心有同感。”宋慶國深深吸氣,極力持鎮定,“爾備齊文牘,速傳於吾。議程由吾親設。”
“遵命,宋大人。”左明應諾,話語中含堅決,“吾等必挽狂瀾於既倒,絕不敢使情勢惡化。”
筒子置歸原位,宋慶國倚坐,心潮起伏。知左明為常務副官,素能擔當,事事有條不紊。然,此次亦覺艱難,事態之重超乎預想。
“叩叩叩——”衙門輕釦,小吏李匆入,神色間透慌張。
“宋大人,吾前來聽令?”小李聲音稍顫。
“汝近。”宋慶國示以靠近,細語道,“呈近日輿情簡報,欲知萬民之念。”
“諾,吾即刻去辦。”小李頷首,疾步退出。
目送其身影,宋慶國眸凝窗際,心神沉思。風波源於突變之局,數位僚屬被指私利交易,誠然對其操守頗有信服,然財帛之誘,孰敢保無動於衷?
頃刻,小李再至,抱一疊卷宗,面上顯憂心忡忡。
“宋大人,此為近日輿情梳理之書。”小李奉上文書,嗓音低沉,“觀之眾議愈盛,尤其社交之地,論調沸反盈天。”
宋慶國接之翻閱,所見資料議論,頓感心頭沉緊。世言已偏,人多猜忌府衙透明與公允。
“此等流言,源出何處?”宋慶國蹙額問之。
“主自黎庶與各家之報章,各作猜想與評斷。”小李答曰,“且那對立之黨亦趁機興波,欲激浪濤洶湧。”
“吾等必須當機立斷。”宋慶國語含堅定,“聚首密議,請諸家要員,共商破敵之道。”
“諾,宋大人。”小李頷首,旋即籌議集眾。
不日,府衙秘室群賢畢集,氛圍凝重。宋慶國坐定上位,環視四下,每臉凝重,心內微驚。
“諸公,今聚此地,乃對症下藥,應對近期變故。”宋慶國啟口,聲中藏威,“吾輩當正視此劫,不得使言論失矩。”
“宋大人,愚見速布公文,以明實況。”一位府官首先獻計,言辭略顯急切。
“然公文必行,唯須確據足憑。”另一位同僚附議,“如吾等謬報,反增非議。”
“善。”宋慶國首肯,“吾輩亟需詳審文案,每一言皆需有根有據。”
“然時日緊迫。”左明插言,“延宕之時,流言或復滋長。”
“吾等需在查證間,施輿論引水歸源。”宋慶國稍一思索,決然說道,“藉由媒體之口,宣吾等治事之堅決與透明。”
“妙策也。”一青年官吏附合,“吾等可邀諸媒訪談,彰顯吾等於此事之中積極作為。”
“善,各司分頭行事,迅捷落實。”宋慶國下令,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