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5 頁)
個人生存都會維護自己的利益,所以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就必須大多數人掌權。於是,各種各樣的民主制度就建立起來確保大多數人的權力,全民選舉,少數服從多數……諸般種種,目的只有一個:多數人掌權,多數人參與決策,才能保證多數人的利益!”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建立的制度不是個完善的民主制度,其實,民主制度本身就不可能完善,因為民主實質上是一種信仰而非制度,信仰依賴的是人心而不可能透過制度來強制!這是人們對民主理解的第三個誤區——以為可以透過完善的制度來確保民主的實施!前地球時代最完善的民主應該數原美利堅合眾國的民主了,而後期的全球聯盟議會制度雖然範圍更大,更加成熟,但是,實際卻遠不如美國時代的民主。”
“原因是為什麼呢?因為美國時代的國內民主,是建立在一種信仰的基礎上的,先有信仰後有制度,制度只能促進和一定程度下保護民主,真正在背後支援的其實是信仰!從美國建國的獨立戰爭時代開始,美軍總司令華盛頓當時掌握了軍權,擊敗英國之後,威望更是如日中天,如果當時他想稱帝建立帝國體制,也許未必成功,但是,並非沒有一試的價值!連任兩屆總統之後,他又拒絕了眾人的挽留,毅然引退,維護了美國的民主按照其制度去正常的運作。正是華盛頓那一代先驅者以自己的實力貫徹了自己民主的意願,於是為美國時代的民主定下了基調,自此之後,民主這種信仰深深的紮根於美國人的意識深處,強大的國家機器成為維護這種信仰的實力保證……於是,制度實施自然變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您說的是信仰?”揚風迷茫的眼神慢慢的變的清澈起來。
“對!信仰!這個時代正是新的信仰建立的時代,正如華盛頓時代的美國一樣,一個正確的信仰將開創一個新的時代!你這樣站在權力頂端的人就揹負了信仰的責任!”斯坦堅定的回答道。
“我明白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該建立什麼樣的信仰呢?民主的信仰?獨裁的信仰?”
“呵呵,小夥子?你的信仰呢?你信仰什麼樣的社會體制呢?”齊先生插話問道。
“我……沒有信仰……”
“呵呵,這才是問題的癥結!”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這樣的社會體系,第一,權力方面必須集中,分散的權力雖然可以互相制衡,但是缺乏效率,不能發揮出人類最大的能力;第二,利益方面必須均衡,照顧到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謀取私利的極端行為必須得到制約!”斯坦說道。
“可是,這樣的體系是無法實際運作的啊!如果從制度方面約束謀取私利,勢必影響權力的集中,如果不從制度上制約,難道僅僅依賴於人類本身的自我約束?難道……”揚風疑惑的接道,“信仰?信仰有這麼大的力量?不,不可能,這樣的方式並非沒有先例,前地球時代的共產主義思潮其實不就是貫徹的這種理念嗎?但是,最終證明,信仰的約束畢竟是有限和脆弱的啊!”
“當然不能只依靠信仰!實力是根本,信仰是源泉,制度是保障,任何一種體系的貫徹都離不開這三個要素!”
“什麼是自我?”司馬老先生又提問了。
“自我?”
“呵呵,我跟老婆分家,我要房子車子票子,這個‘我’是什麼?我陪老婆跟鄰居吵架,我數落鄰居的種種欺人之處,這個‘我’是什麼?我的公司跟人打官司,我在法庭上高談闊論舌戰群敵,這個‘我’是什麼?我的國家與鄰國爭奪資源開採權,我在投標會上機關算盡,這個‘我’是什麼?風雷帝國入侵地球,我指揮大軍縱橫疆場,這個‘我’又是什麼?”齊先生又問開了。
“自我是有範圍的,不同的場合代表不同的意義,最大的自我是代表全人類的自我,最小的自我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