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汗水非常難受,渾身面板因血液中的毒素隨著汗水溢位體外粘滿了毒。
皎兒夏季絕大多數都是在山上過的,少數在山下過的日子她都是儘量讓自己少動不出汗,一天三次草藥沐浴。因她從小跟著軒轅仙仙玩毒,體內原本只是百毒不侵,如今小小年紀早已比她孃親海棠出生之時更為“毒”。
相反的,海棠出生時體內之毒雖很烈(有她娘毒仙一半),但因她不喜用毒,又自幼日日浸泡藥草近三十年,如今體內僅僅百毒不侵而已,花子竣更是出長於花家,僅是留了一副百毒不侵的身子,再沒半點軒轅家的影子。
皎兒夏日在山下顯得像個“淑女”,封建女子穿著保守,因此除了雙手和臉露在外面,其他倒是無礙,她有一副特質的皮革手套,只要不是掉進河裡或遇到傾盆大雨之類的,一般出的汗並不會溼透衣衫滲出去。
皎兒雙手戴著手套騎馬,手套裡都溼了,身上汗水也把衣服浸溼了,身下的馬兒所幸被她餵了藥,不然就憑她衣服上滲下來的汗水,馬兒早沒命了。
皎兒到了南桐城,城上守衛見皎兒手中令牌,知是郡主,但因封城令未解,不敢擅自開城,便請皎兒稍後,派人立刻報於王爺。
南桐城裡的疫情自發現之日起的半個月後便已得到控制,除了還有十幾個患者控制了病情還在康復期裡仍舊安置在那處院子裡,這七八日來尚未解封城之令也只是確保萬無一失。鳳煜軒明日正準備下令開城。聽到侍衛來報,忙下令開城。
皎兒進城之後即刻趕到了離城門最近的一處地方——海棠開設的醫學館——海堂。海棠在山下一直化名海棠,隱了那驕傲的姓氏,加上為人親切低調,世人只道是一位菩薩心腸,能妙手回春又嫁得花家那位人稱錦公子的花錦龍為妻的女大夫。
堂裡有人見她進來,正要過來,皎兒立刻嚇住來人,讓他們不要碰自己。聽了他們述說事情始末,心中不免擔憂當時雖立刻封了城,卻不知之前那幾日進出城的人是否會將病菌帶出去,轉念又想,娘是何等人物,她定然是在子桐河上游用藥檢查過水源無事,證明南桐城以北無礙,又在上游派人三日不斷的布藥,想必因此南方各地也無事,所以自己一路走來也沒見哪個地方有事的。
子桐河串連由北向南四座大城,之所以名為子桐河是因為在南桐城中央的一段河的形狀是橢圓形的,中間還有一座兩百多年前建造的“河心亭”,據說是前朝一位皇帝為了紀念她的愛妃而在她故土建造的,並且下令此河改名為子桐河,傳言說這名女子閨名便是子桐。
子桐河因串連多個城市,恐歹人作惡下毒,每座城便在河流上游下游安排人時刻銀針試毒,並在其兩岸沿途設侍衛把守。如此這般據說已有五百多年曆史,能有如此安排的人並不是有先見之明,只是吃過這個虧亡羊補牢罷了,但此招確實不錯,所以就算改朝換代也沒有做改變。
不過銀針可試不出瘟疫,因此海棠親自來實地檢查過。
皎兒立刻趕回王府,因瘟疫的後怕,路上行人甚少,這本就是一城中的主道突然更加寬敞起來。皎兒一邊騎馬一邊在心中分析,這病菌既然不是其他城市來的,那便是南桐城裡產生的,雖然所幸疫情沒有造成很大的損失就被控制住了,但終究應該要查出源頭,才能避免再次發生。
王府大門已開,侍衛見她過來,有一人便立刻向裡跑去稟告,有侍衛過來牽馬,被她嚇住,令他取一桶水來,皎兒取出一顆藥丸碾碎了放入水中,名侍衛淋在馬身上,再牽進去。
皎兒進去,見鳳煜軒和花嬌龍迎面而來,連忙擺手示意不要碰她。
皎兒露出疲憊的微笑道:“父王,母妃,阿籽先去沐浴更衣,稍後就來。”
花嬌龍見她如此疲憊不堪,心疼不已,連忙道:“莫要著急,沐浴以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