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辦學(第2/4 頁)
定律法來壓制愚民,上輩和這輩子的法家在自己最先接觸法家典籍時相差太大。
當今日韓非墨說出法家的原初思想時,李幼白終於能夠確定,無論前世還是今世的法家如出一轍。
中間的差異,則是秦皇干預後的結果。
韓非墨只當李兄是謙虛,心中很是羨慕,平日裡若有細談,李兄幾乎都能有振聾發聵之語,一次兩次可能還是巧合偶然得之,再多那就不簡單了。
李兄的話他很是相信,若真的照這般推理細想,書院倒真還不是非常嚴重的事,在這一點上就足以讓他安心不少。
對於法家,他還是比較擔憂與害怕的。
“李兄以為,書院今後該如何運作為好?”
韓非墨詢問出口,隨即又補充起自己的想法來,“固然法家於從前出入極大,但也不可能和他們明面上硬來,摸不準朝廷想法,在法正到來前,我覺得書院暫時關閉的好。”
李幼白食指輕輕敲扣在木桌上,笑著點頭,“我來時就想好,過年了,讓孩子們休息休息吧,我應該要走訪許多人,此事就此定下,書院裡少了人氣就要韓兄多多照看了。”
“職責所在,無需過多談論。”
韓非墨擺手笑道,他起身走到床鋪邊上的書櫃前,取出一本厚厚的書籍回到座位上,這回他表情大有變化,顯得興奮,“這本是我修寫出來的三國故事,可合李兄心意。”
李幼白稍微愣了下,這小子整日忙於書院的事,居然還有心思抽出空來去鑽研三國,本來她只當是故事講給孩子們聽的,結果韓非墨卻先迷上了。
也難怪,此類講述天下局勢,英雄輩出的話本演繹,當今朝代根本沒人會寫,也根本沒有人能夠寫出來,更別提故事內氣勢恢宏的時代背景。
現如今,三國故事已經成為不少文人與江湖遊子酒樓茶館閒餘飯後的最好談資,熱度幾乎能夠與北方戰事相提並論了。
“實不相瞞,與孩子們講述本是遊戲之舉...”
李幼白看了韓非墨改寫的三國開頭,她上輩子看過兩版,一是白話文耳熟能詳,二就是比較繞口的原版,她對整體情節仍算了解。
光是看韓非墨寫的開頭,她心中就有些不知所措,人與人果然有很大差別,但也不是韓非墨不行,而是本身故事是別人的,修寫出來,始終沒有別人的味道也很正常。
韓非墨時刻留意著李兄的表情,見到對方先是說一句,隨後臉色稍有尷尬,便知自己寫的不行,有點失落,想了想,嘆了口氣明說道:“就算李兄不說,我也知道這個名叫三國的故事並非一朝一夕所想,而且深度恐怕不止街面上流傳的那般庸俗,李兄為附和孩童倒是費勁了不少心思。”
“呵,所以才是遊戲之舉。”
李幼白放下書,她撫摸著書冊的封皮,來自於前世的文學名著她是很喜愛的,若不是有著各種各樣上輩子的記憶,那她就幾乎要被如今時代同化了。
抬起眸子細細打量了韓非墨一眼,注意到對方眼底的疲憊,便指點說:“三國故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一個天下的故事,韓兄,可明悟了?”
“全天下...”
韓非墨如獲珍寶認真揣摩許久,李幼白飲著茶水,也不催促,靜靜等待,良久,韓非墨若有所悟眼中明亮,狠狠拍了下自己的大腿,連連點頭說:“是我庸俗了,怪不得總感覺與李兄簡述都有如此差別,原來問題出在此處!”
“我是不知,韓兄為何對這故事如此執著。”李幼白奇怪發問。
韓非墨笑了聲,這一聲笑裡李幼白聽出了落寞,那是種獨身一人生活的孤寂與時間下堆砌出來的愁緒,她很是理解。
“此間書院雖是蘇家創辦,然則我觀蘇家人其實並未多加上心,以前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