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2/2 頁)
他昨夜和今天凌晨儘管為逃生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他剛從那輛貨車跳到鎮江站的月臺上時,沒有想到早有四個荷槍的民兵早就在那裡守候著他。原來小茅山發生王同山越獄事件以後,江蘇省公安廳馬上就作出了緊急指示。抓捕指揮部就在王同山泅渡水庫的時候,早已經在徹夜開會研究王同山可能逃走的路線和抓捕他的方案,而鎮江則是王同山極可能逃竄的地點之一。因為就在王同山剛從水庫裡爬出來不久,在附近山上坎柴的農民便已經發現了他的蹤跡,並迅速上報抓捕指揮部。王同山在逃上火車之前,他曾經在山下路過了一個搬道房,在那裡王同山又偷吃了一個搬路工準備的午飯,至於搬道工的腳踏車則被王同山當作了向小火車站潛逃時的交通工具。因此當王同山扒車進入鎮江之前,車站內外早已為他佈下了難以飛越的天羅地網。當天夜裡王同山就被警方押解回案發地小茅山農場。
卷四 魚龍之變·三次越獄
第34節 在蘇州下車時警察密佈
小茅山上的蒿草綠了又黃,涼爽的秋風吹落了陶瓷廠大院裡的樹葉,1969年的深秋來到了。
王同山一個人坐在陶瓷廠工棚內,眼望著院子裡在秋風吹拂下四處紛飛的樹葉,他忽然感到心中一陣發冷。一年前他從水庫逃跑所激起的批鬥餘波,直到最近才漸漸結束。然而,一年間留給他心靈上的傷口時至今日仍然沒有結痂。只要他想起被警察從鎮江押回批鬥的場面,只要他想起不久前才給他除掉的大鐵鐐子,王同山心中就會產生一種深深的怨恨。他的人生座標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錯位,就在於他那永遠不肯服輸的固執與偏激。小時候他本來可以走另一條充滿陽光的路,憑著他的天資與超越常人的記憶力,王同山如果不在骨子裡有一股逆反心理,他也許根本就不會把自己的前半生塗抹成一片灰暗。如今他在小茅山勞改農場,仍然還有許多改變人生顏色的機會,但是,他始終都給自己的肩膀壓上了難以負荷的包袱,而且越是這樣逃來越去,越會讓他與可能出現的人生機會背道而馳。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