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滿洲里(第1/2 頁)
在這片批下來的土地上,自然也有玻璃瓶廠的位置,但胡涵對建這個廠子不是太上心。主要是在赤塔州沒有適合做玻璃的矽砂和硼砂原料。大老遠運過來更是得不償失。
與其這樣,不如直接在東北搞定了,然後把成品瓶子拿過來直接用。
等這邊都安排好了,胡涵也就沒再待下去的必要了。陳胖子和苗老師也覺得沒多大勁。要看大荒地大農村還用得著出國跑這兒來?還是以後等有機會去毛子歐洲那半截轉轉去吧。
他們五六十年代出生這批人對蘇聯還是很有好感的,從小唱的是喀秋莎,吃的是大列巴,看的是在十月,當然,蘇修什麼的也沒少罵。
當然,胡涵可沒這麼想。再過兩年多,毛子就該大亂了,去了那邊安全什麼的都沒法保障。還不如在外東北這邊搞一搞,搞出個國中之國來也未嘗不可。到時候就算是替天行道了,狠狠割毛熊一刀。拿我的都給還回來,吃我的都給我吐出來。
接下來,幾個人隨便搭著小官僚的車就回到了邊境口岸,高高興興地就進了家門。別理科夫雖然過兩天還要回去主持修建酒廠,但像他這種人兩邊走走也不算什麼事兒。
回到國內這邊,自然就是後世聞明全國的對俄貿易前沿城市——滿洲里了。與後世全面碾壓對面整個赤塔州那個熱熱鬧鬧、欣欣向榮的大貿易口岸不同。現在的滿洲里還是個純粹的小卡拉米。
滿洲里一直被老毛子叫做滿洲里亞,以前是毛子妄圖攻略滿洲地界的第一個火車站。
此時的邊境還留有中蘇對峙時期的痕跡,國門各處都佈滿了戰壕和鐵絲網。看起來雙方都是預先準備好了開片一樣。中蘇關係正常化之後,稍微緩和了不少,至少都沒有更大規模的駐軍了。
“一條馬路三條街,一個公園三隻猴。”這是當時滿洲里本地人給自己城市編的順口溜。要說有什麼特點,那突出就是一個“小”字。
這邊像點兒樣子的建築那還都是沙俄時期對面跑過來建的,除此以外就都是具有中國北方六七十年代特色的那一排排的平房了。
滿洲里除了人口比那邊的後貝加爾斯克多些之外,其他方面居然還都不如。尤其是現在這個時候,軍事價值減弱,大規模的貿易活動還沒開始,完全就是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北方邊陲小城市。說是城市還是抬舉了,其實就是個大鎮子。
現在除了胡涵以外,任何人都沒想到再過幾年,這裡就會成為聞名遐邇的中國第一國門,輕工業產品的北方最大對外貿易市場。
等到了那個時候,只要是肯標價的東西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老毛子跑過來買。說難聽點兒,就是一坨狗屎,捏出形狀來再貼上商標都會被搶購一空。
胡涵還記得上輩子90年代初這裡邊貿的誇張程度。兩個壓力暖壺就能換一臺烏拉爾挎鬥摩托車,一件人造革的假皮夾克,就能賣二十萬盧布,相當於好幾百人民幣。
那時候胡涵有個中學同學他爸就來這裡當過倒爺。那個同學還拿出過一套蘇軍裝具顯擺,武裝帶上面還掛著水壺、彈藥包和AK74配套的6x4型刺刀,把胡涵他們這幫小男生都眼饞壞了。
據說,這是同學他爸在邊境線上拿一瓶劣質白酒換來的。對方毛子兵說除了槍不能給,其他隨他挑。最後,同學他爸隨便一指,大兵二話不說就扒下來全給了他。
最後毛子大兵二話不說,當場就噸噸噸幹了一瓶六十多度的白酒,然後扛著槍拍屁股走人了。
胡涵之前讓陳胖子聯絡過這裡的領導,說是外商想在這裡投資。這可把這邊的領導給高興壞了,這不知道是哪國二百五腦子燒壞了,有錢沒地方花,跑到這鳥不拉屎的旮旯犄角來投資。
領導們給予了胡涵一行人最高規格的接待。悶倒驢管夠,鐵鍋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