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4/5 頁)
局勢危機四伏。蔣介石在瀋陽召開軍事會議;追查了新五軍被殲之責。從瀋陽回到南京後沒有幾天;範漢傑就被任命為冀熱遼邊區(五月;該司令部移至錦州;改為錦州指揮所)司令;重點防禦秦皇島至錦州一線。蔣介石的這一任命;將範漢傑推到了一個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口上。——此時;無論是蔣介石還是毛澤東;都已經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錦州。
範漢傑以安排家眷為名向蔣介石提出辭職;蔣介石說;安排家眷的事可責成廣東省府主席宋子文代為辦理。範漢傑堅持必須親力親為;大有不安排好家眷就無法赴任東北之勢。蔣介石只好給了他一個月的假期。範漢傑回到廣東;可宋子文口頭上答應的事一直沒有具體行動;他只好把散居在潮汕的子女帶到青島;從那裡轉赴臺灣的親戚處上學。然後;他極不情願地去了東北。八月二日;範漢傑到南京參加整軍會議閉幕式;蔣介石請他吃午飯;席間蔣介石對他說:“你回錦州以後;遇事可向衛司令聯絡。”範漢傑明白;蔣介石是在提醒他處理好與衛立煌的關係;而這肯定是因為衛立煌向蔣介石報告了對他的不滿。範漢傑隨即以將帥不和、不利作戰為由再次提出辭職;但蔣介石還是不準。從蔣介石官邸出來後;範漢傑又去向參謀總長顧祝同辭職;並要請假到臺灣去看望子女。顧祝同說他不能做主;只能允許範漢傑到杭州做短暫休息。範漢傑真的置東北於不顧;隻身去了杭州;在那裡他給衛立煌發去一封電報;還是要求辭職。十八日;範漢傑被召回南京;見到蔣介石;範漢傑又一次辭職;蔣介石很不高興:“你們都不幹;我又能怎麼樣!”然後臉一沉說:“限二十日回到你的防地去!”範漢傑回到東北後;立即去瀋陽面見向衛立煌;提出“剿總”副總司令陳鐵是赴任錦州的最佳人選;因為他知道陳鐵是衛立煌的人。而衛立煌卻說:“不要辭;不要辭;大家都是老朋友;要共同努力。”——“我已瞭解衛、廖都對我不滿;以及東北局勢危機;內部意見分歧;矛盾很多。衛極力拉攏廖耀湘、周福成;也煞費苦心。但我仍以軍人服從為天職;在危難之時顧全大局;回到錦州繼續供職備戰。”
至此;錦州未戰;將心已亂。
無論是衛立煌;還是範漢傑;他們都認為林彪不可能繞過長春和瀋陽直接攻擊錦州。但是;到了八月下旬;範漢傑陸續接到了東北野戰軍大軍南下的情報;情報說有很多馬匹拉著的火炮在錦州與義縣之間的大淩河徒涉。接著義縣周圍的第九十三軍二十師與林彪的部隊發生了前哨戰。而在錦州的南面;空軍飛行員的偵察報告說;熱遼邊區地帶夜間運輸繁忙;從北面南下的林彪的部隊正在繼續向南包抄;在興城、錦西附近與第五十四軍暫編五十七師不斷髮生戰鬥;此間的鐵路和公路也被破壞了。到了這個時候;範漢傑終於確信;林彪真的要繞過長春和瀋陽直接攻打錦州了。
範漢傑立即決定將義縣的暫編二十師調回;集中三個軍的兵力於錦州阻擊林彪的進攻。具體防禦部署是:新八軍全部集中錦州;歸第六兵團指揮;駐守錦州東面的紫荊山到松山一線;其中暫編五十四師守紫荊山;五十五師守南山;八十八師為總預備隊;第九十三軍附第六十軍一八四師擔任錦州北面和西南面的防禦;重點守備飛機場地區;其中暫編十八師守女兒河、車站一線;二十二師配屬一八四師的一個團守自二郎洞向東一直延伸到舊市政府一線;一八四師主力為第六兵團的總預備隊;由瀋陽空運來的第四十九軍七十九師的兩個團守筆架山一線。
防禦部署被報告給衛立煌;衛立煌既不同意暫編二十師從義縣退守錦州;也不同意新五軍從山海關增援錦州。隨著錦州機場被東北野戰軍封鎖;空運其他增援部隊的計劃隨即擱淺;範漢傑更覺得錦州防禦兵力嚴重不足。讓範漢傑擔心的還有士氣。防禦錦州的國民黨軍主力是第六兵團;第六兵團的基本部隊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