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花絮二(第1/3 頁)
在n市拍攝“濟公活佛”時,顏龍忙於取景點聯絡工作,沒見著拍攝場面。
公司沒有汽車,又不可能叫“夏利車”。靠公交車跑景區,行程差點讓後面有大巴車接送的攝製組追上。
半個月前,助理導演按照劇情需要,來n市選了十來個地點。
拍攝行程,根據顏龍落實情況決定。
劇組到達後,由楊潔導演決定拍攝內容。
普陀山收上島費,島內所有景點就不再售門票,劇組吃住都安排在金錦酒店。
顏龍這下有時間了,可以看看電視劇究竟是怎麼拍的了。
第一天午餐後,劇組先在酒店午休。
下午二點,大家開始分頭準備各自的工作,演員們著裝化妝。
三點左右,大家分乘兩輛中巴車,趕往攝製點。
普陀山有三個規模較大寺院,山前的前寺,山頂上佛頂寺,山後叫後寺。
前寺地處島中心位置,最為熱鬧。寺院前面文化廣場,連著一條商業步行街,步行街縈繞穿行在一個大村莊中。
劇組上島後,第一個取景點選在前寺廣場。
機位架好,楊導演看著監視器,指揮大家四周站立,防止旁人闖入鏡頭。
佈置停當,楊導演、遊老師走到攝象機旁,和攝像的王老師一起說戲。
硃紅色的寺院大門開了,身穿青灰色袈裟,頭戴僧帽的濟公,左手搖著那把破扇子,跨過高高的門檻,聳動著肩膀,一跳一搖地走下石臺階,晃悠著仰起的頭,從攝像鏡頭前經過。鏡頭一次性成功。
鏡頭長度只有二十來秒。開拍前準備工作,倒是足足有半個多小時。
緊接著,機位移到了寺院大門前右側,遊老師回到寺院內,如同錄影回放般地,重演了一次。
這次鏡頭,從濟公正面跟拍到背影,鏡頭掃了將近180度視角,現場觀眾勸離工作,又忙了十多分鐘。
幾位身著古裝的劇組人員,扮作古代人散落在遠處,防止還有人不小心進入。
顏龍知道,這是因為鏡頭切換需要,如果有兩三個機位同時拍攝,就不用麻煩遊老師重複演戲。
但是,劇組只帶來一臺攝像機,使用一寸帶。n市影視公司攝像機,規格不夠高,幫不上忙。
第二天早上,劇組八點出門,拍了幾組外景。十點多,大家來到和沙灘相連的一片小樹林中。
在那裡發生的事,讓顏龍印象深刻。
遊本昌老師,躺在一根兩米多高,碗口般粗橫著長的樹枝上。
遠處走來婆媳和孫兒三人,他們沒發現濟公,在樹下的大石塊上坐下休息。
婆婆頭髮花白年邁蒼老,只有頭頂腦門上留著頭髮的小孫子,坐地上身子靠著奶奶的腿。
兒媳婦背過身,從包袱裡掏出一團油紙小心翼翼解開,裡面有一個手掌大小的烙餅,她輕輕地撬開烙餅,一半用油紙重新包好,把另一半再分成兩塊,然後轉過身,一塊雙手遞給婆婆,一塊給她的兒子,“餓了吧,吃吧”。
“你也吃點吧”。婆婆顫微微地說。
現場沒有錄音,但演員們的對話都十分認真。
聽說現在拍戲,有演員背不下來臺詞,相互口唸145數字,真不知道,他們怎麼進入劇情所需的情感表情。
相信楊老師一定與演員們說過戲,對要做的動作表情,作過指導,但現場表演效果,看的是演員的演技,和認真的態度。
“婆婆,我不餓,我這裡還有”。兒媳婦揚了揚手中的紙包。
名演員好演員不在顏值,在於準確領會劇情,精準表演自己所要表現的,鏡頭前認真把握每一個動作,說好每一個臺詞,甚至有與導演探討的膽量,和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