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文韜武略(第1/3 頁)
一天之計在於晨,這是吳徵的想法。
讀書最好的時間是早上,所以昨天酒席上,吳徵提出張雲劍早上跟吳徵學習兩個時辰的文課,下午跟關越學習武鬥。
武雲王府,後院。
一間精緻的大型書房,可容下七八人一起上課,但此時卻只有張雲劍一個學生。
“你識得多少字?”吳徵上課的第一個問題。
“基本上您能想得到的,我都認識吧,當然不排除一些我沒見過的。”張雲劍無語了,還真把自己當小盆友!
“武雲城編輯的文集是否學過?”吳徵點了點頭,並不懷疑。
道界小孩子一般三歲就啟蒙,五歲能認齊祖神殿頒佈的文字集錄。
吳徵如此問,是怕張雲劍前些年傳言,三歲不能站立,五六歲才能勉強走路。以為會耽誤他的學習。
但昨天聽說張雲劍武王的修為之後,他就當那個傳言是故意誹謗張雲劍的。
因為抹黑敵對家族的事情,從來不缺!
“嗯,感覺太簡單了。數十萬年的太平盛世,直到最近百年才漸漸有些烽火。但武雲城,地處帝國大後方,所以沒什麼大名人。武雲城地誌上,都是一些曾經從京城被貶的大官的生平事蹟,而且經過大量的粉飾,太過虛假,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不看也罷。也許再過百年,等我爹歸西之後,會增加點樂趣。”張雲劍絲毫不給面子的嘲諷道。
文集和地誌是各個大城,根據該城的名人編著的學習材料。但是歷代武雲的所謂名人,雖然是在京城失勢,但仍然不是武雲城這些小勢力能比擬的。所以武雲城編輯的文集,大多歌頌這些人的“豐功偉業”,張雲劍自然沒有興趣。
“額,此言不差。那論語,詩經等有接觸嗎?”吳徵也很不喜歡各個大城的地方文集,太過虛假,所以直接問到自古以來的名著。
“論語,詩經也基本熟讀了。嗯,還有些什麼孫子兵法,易經等。看過幾部兵書,感覺有些道理,所以將兵書中的兵法,整理成了一本書,名曰——《三十六計》!您有時間可以幫我看看,寫的有沒有什麼問題。
至於易經,嗯,有些地方我還沒研究透徹,但是也很有些看法,也已經寫成了一本書,名曰——《傳道》!這是兩本書,我可沒有存稿的,您要是覺得不認同的話,直接跟我說就是了,可別把書撕了,這可是我花了好大力氣寫的。”張雲劍遞上早已準備好的兩本書。
《三十六計》是玄黃世界明清時期的書本,張雲劍再三確認道界沒有這部經典,所以就本著將玄黃世界文化發揚光大的思想,無恥的抄襲了一把。
至於《傳道》,估計吳徵這輩子都看不完,因為這裡麵包含著張雲劍對道的感悟,借用易經的思想,融合成書。
一位至仙,甚至神魂感悟已經是道境的強者的感悟,吳徵最好是不要強行感悟,否則只會耗盡神魂之力。等吳徵能完全看明白《傳道》,他至少需要具備道境的修為或者神魂!
“你自己寫的書?”吳徵愣住了,接過兩本書,然後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翻閱。
最先翻閱的肯定是吳徵自己的老本行《三十六計》,然後吳徵就徹底沉迷了。
書中總結了三十六種戰場計策引用古今大戰,以案例的形勢剖析兵法,非常通俗易懂,但又契合兵法,甚至還列出每一種計策的缺點,比如:圍魏救趙,如果敵將有大氣魄,不急於救出魏國,而是保持自身戰力,一步步進逼,那麼此招很可能形成對換,甚至是腹背受敵,達不到預期目的。
總而言之,這是一步兵家奇書!
吳徵認為:如果此書是張雲劍所寫,那麼就紙上談兵的理論知識而言,自己絕不是他的對手,當得上是兵家代表人物!
至於《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