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第1/2 頁)
朝鮮和倭國忽起戰事, 邸報緊急送往福建,攝政王李善很快傳來回信,只命遼東一帶加強戒備, 對於是否增援朝鮮國,卻並未下達命令。
一轉眼,便到了春節,福建官場上的事情尚未料理清楚,李善趕不及回京,只是他人雖未回,攝政王府的年禮卻已早早送到寧壽宮。
今年的年禮,增添了許多海外來的舶來貨, 攝政王到達福建後,除了大力整治官場弊端, 最看重的便是廣州港口,這些往來大鄴的貨運船隻, 給大鄴國帶來了無數的商機,聞機而動的商人紛紛擁入廣州,給這座古老的港口城市注入了新鮮活力。
另有傳言, 攝政王準備在福建也修建港口, 因著此事,人不在京城的李善又招來不少彈劾, 謝寶扇笑了笑,攝政王樹大招風,這些年御史彈劾他的摺子,已經能堆半間屋子。
這個春節,宮裡少了一個人,謝寶扇過得索然無味, 只是即便如此,她畢竟是當朝皇太后,少不得領著李恪祭祀先祖,接受大臣們的朝拜,這且不必一一細提。
仿若在不經意間,春回大地,四處一片歌舞昇平,朝堂裡好些人都已忘記朝鮮正在發生戰事。
三月,福建傳來奏報,一夥日本倭人勾結呂宋和爪哇一帶的海盜偷襲福建沿海漁村,被早已等候在此的福建水師迎頭痛擊,那些海盜死的死,逃的逃,餘下的被盡數抓回。
且說福建水師拖著繳獲的艦船返回港口時,老百姓無不爭相鼓舞,憋屈了大半年的福建水師,總算能揚眉吐氣。
這好訊息傳回京城,自然也受到朝廷的一番嘉獎,可就在這時,朝鮮國傳來的戰報,始終不容樂觀。
自開春化凍以來,倭國陸續增兵逼近朝鮮近海,兩國有來有回的打了幾場,那朝鮮兵力不及倭國,連吃幾場敗仗,領兵的大將軍李奉賢更是在一次海戰之中喪生,這於朝鮮國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朝鮮國接連又派了幾名使者來向大鄴朝求援,是否出兵相助,需得儘快做出決定,就在朝堂上又因此事爭論不休時,福建傳來攝政王的回信,大鄴朝將增援朝鮮,連同朝鮮國一起抗擊倭寇。
李恪下達聖旨和虎符後,朝堂倒是安靜了,不幾日,又有傳言,攝政王將親赴遼東督戰,那李善只帶了原福建水師提督曹新及一干人等北上。
夜幕裡,啟明星在天際閃耀著光芒,一輛不顯眼的馬車飛奔在青石板路上,後面打馬跟著幾個護衛,馬車出了皇宮,徑直朝著城門而去,一路狂奔趕往京效。
馬車出了京城,天色漸漸發亮,到處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霧氣,竟別有一番景緻,坐在馬車裡的謝寶扇卻無心觀賞,她撩起布簾往外看,心急的問道,「還有多久?」
趕車的人是進寶,他道,「回稟太后,估摸著還有十多里地。」
謝寶扇只怕趕不上,她對進寶說道,「趕快些。」
進寶手上不停,陪她坐在車裡的銀環出聲安慰,「太后,這馬的腳程已經是頂尖了,再趕的快只怕出事,咱們出門的早,想來能趕得上。」
此次李善北上遼東,這一兩日會路經京城,只因他急著趕往遼東,並未打算進京,謝寶扇稍信叫他停留片刻,好歹讓她見他一面。
他二人已有大半年不見,福建和京城相隔千里,雖說書信不斷,謝寶扇仍舊十分惦念李善。
馬車又行進了小半日,距離京城越遠,便越發顯得荒涼,不久,馬車過了一座石橋,便停在一棵柳樹底下,進寶隔著簾子說道,「娘娘,到了。」
銀環挑起簾子,率先跳下馬車,小心的攙扶著謝寶扇下車,謝寶扇舉頭四望,前方就是官道,經過這裡,再往北走一日,就會進入山東境內,介時再透過山東,直接進到遼東。
日頭已升到頭頂,晨霧散去,四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