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2/3 頁)
只是風濕寒熱,現在看來也不打緊了。要不然那車者真是脫不了幹係呢。&rdo;她遲疑了一下,又問裴玄靜:&ldo;侄女啊,你怎會在路上耽擱這麼久?到底出什麼事了?&rdo;
裴玄靜苦笑,該怎麼回答嬸嬸呢?
從蒲州到長安的道路寬闊平坦,路況在整個大唐數一數二。據說皇家御苑中飼養的神駿只需一天一夜,便能從驪山宮一徑馳奔到蒲州的鶴雀樓下。裴玄靜卻在這條路上走了整整七天。
此番離家,是裴玄靜人生中的第一次遠行。出發時,庶母甄氏特為僱來一乘墨車,並在玄靜父親生前為官十多年的縣衙外送她上路。
猶記得那天正午,前有高頭驪馬,旁侍錦衣車者。油壁車篷頂在仲夏時節的艷陽下熠熠生輝。裴玄靜著一身黑色吉服,汗水從最裡面的薄紗中單,一直濕透外面的三層深衣和羅裙。隱在帷帽面紗後的面龐也熱得緋紅,好似塗了最濃鬱的胭脂。
如今的永樂縣令汪濤曾在裴玄靜的父親裴昇手下供職多年,向以裴老明府的門生自居。因此裴昇的嫡長女出嫁,汪縣令鄭重其事,特率合衙眾人列隊相送。
沒錯。裴玄靜是以出嫁的名義上路的,絕非簡簡單單的投親。
所以看熱鬧的百姓才會在街頭巷尾圍得裡三層外三層。
裴昇老爺在世時為官清正,恩澤一方,頗受當地老百姓的愛戴。但是這麼多人來圍觀裴玄靜遠嫁,卻不僅僅因為裴老爺的官聲隆譽。更多的,是對裴玄靜本人的好奇。
在永樂縣人的口口相傳中,裴玄靜可稱得上是一位奇女子。
據說,這位裴大娘子自小聰慧絕頂,對人對事觀察細緻入微,屢有超乎常人的奇妙發現。裴昇老爺在縣令任上多年,每每遇到懸疑案件,困頓難解時,竟多次由女兒玄靜一針見血,一語點醒夢中人,才得以勘破隱秘內情,還公道於天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裴玄靜頭一次顯露出這類特殊才能時,剛才髫年。此後若干年中,裴玄靜多謀善斷的才華多次得到證明,年方十四五時便已聲名鵲起,&ldo;女神探&rdo;的美譽傳遍整個蒲州,甚至連蒲州刺史大人都聽說了。裴昇老爺更是將這位長女視若掌上明珠。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三年多前的某一天,裴昇老爺正在府衙內好好地辦著公,突然大叫一聲倒地,未及郎中趕到便嚥了氣。死因據說乃中風導致的猝亡。
隆重的喪儀之後,裴家人便搬離縣衙,去城南的老宅居住。&ldo;女神探&rdo;裴玄靜也從此銷聲匿跡了。
甄氏夫人對外聲稱:裴玄靜自幼好道,父親猝然離世,玄靜傷心之餘,自願捨身入道修行為亡父追福。裴玄靜天賦異常,從小備受裴昇的寵愛。其親生母親,也就是裴昇的原配髮妻王夫人在玄靜五歲時便亡故了,所以她與父親的感情特別深厚,因父親離世而有此舉動,尚屬情理之中。
然而在永樂縣的閒人口中,對此事還有些不一樣的閒話。
說法之一:甄氏夫人是裴老爺的續弦,嫁給裴昇後為他連添兩子,但裴昇始終最偏心長女玄靜。對此甄氏一直心懷不滿,憂心將來裴玄靜以嫡長女身份繼承最大份的家產。裴昇為官清正廉潔,家底並不豐厚。甄氏所育的兒子尚且年幼,還得靠祖蔭度日,可想而知,甄氏對裴玄靜這個嫡女是相當忌憚的。裴昇老爺死得突然,未能留下隻言片語。甄氏便想乘機拔除裴玄靜這顆眼中釘,將她往道觀內一送了事。
在這個說法中,甄氏扮演了惡繼母的角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